正文 第28章 敢於創新(1)(2 / 3)

因為創新,他遭到了一些墨守成規者的反對,因為在他人看來,報紙不是這麼辦的;因為創新,他遭到了政府的反對和阻撓,因為他的創新之舉侵犯了政府的利益。但是他的創新思想,卻給這份報紙帶來了全新的血液,使得它在連年賠錢的惡性循環中得到了重生的機會。

生活中,我們不能一成不變。無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如果隻在現存事物和思想的框框裏打轉,一概保留舊傳統不知變通,終會走向衰敗或滅亡,隻有以創新的腳步來推動自己的行程,才更有可能接近成功。

艾米是一家國際4A公司的創意副總監。

大學畢業之後,她想應聘廣告創意員。她沒有行業經驗,卻對那些小廣告公司不感興趣,當她表示非世界500強的4A公司不進時,所有的朋友都認為她是癡人說夢。但以後的事實表明,她做到了!

在投遞求知信的過程中,她沒有像常人一樣借助於普通的信封,而是用了一個包裹。她向所有她中意的企業都投遞了這樣一個包裹,並且直達公司總經理。

試想一下,一個包裹在一堆千篇一律的信封中必定是鶴立雞群,一下就能抓住收件人好奇的眼光。而當對方打開包裹,裏麵的東西更會讓人跌破眼鏡——隻有一張薄薄的紙尿片,正麵寫著:“在這個行業裏,我隻是個嬰兒。”背麵留了她的聯係方式。

幾乎所有收到這張紙尿片的廣告公司老總都在第一時間給她打去了邀請麵試的電話。無一例外,他們問她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你要選擇一張紙尿片?”

她的回答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她說:“我知道自己不符合要求,因為我沒有任何經驗,但我就像這紙尿片一樣,願意去學習,而且吸收性能特別強;另外,沒有經驗並不代表我是白紙一張,我希望你們能通過這個細節看到我在創意上的能力。”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無數人渴望獲得成功,獲取財富,但真正能夠達成心願的人其實並不多。在障礙物麵前,有的人茫然不知所措,抱怨想要擠“獨木橋”的人太多,沒有自己的立足之處;或者抱怨“處女地”都已被別人開發完畢,自己沒有機會,等等。如果你有類似的想法,看了上麵的案例之後,希望你從此改變自己的想法,不要再為自己找借口。

處在艾米的情境下,整個就業的形勢並不樂觀,因為沒有相關經驗,她在茫茫求職者中並不占任何優勢,可以說,擺在她麵前的困難跟擺在你、我和很多人麵前的困難都是一樣的。

正是了解了這一點,她非常明白,如果選擇和其他求職者相同的求職方法,自己幾乎沒有什麼勝算,前景堪憂。隻有通過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吸引招聘者的視線,才有可能獲取先機,而這完全不同的方式,自然要依靠開拓創新的意識。

開拓創新意識並不神奇,也並非為少數人所獨有,如果你多一分觀察生活的心思,多一分積極進取的信念,多轉一轉腦子,自然會發覺,原來你也可以創造出很多富有價值的創意。

有一位年輕人,在一家石油公司裏謀到一份工作,任務是檢查石油罐蓋焊接好沒有。這是公司裏最簡單枯燥的工作,因為暫時沒有別的工作,這位年輕人隻好整日在焊接機旁,認真地檢查那些油罐蓋上的焊接圈。

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觀察焊接的全過程,年輕人發現,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共用39滴焊接劑。

為什麼一定要用39滴呢?少用一滴行不行?在這位年輕人以前,已經有許多人幹過這份工作,從來沒有人想到過這個問題。這個年輕人不但想了,而且認真地測算試驗。結果發現,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隻需38滴焊接劑就足夠了。年輕人在最沒有機會施展才華的工作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非常興奮,立刻為節省一滴焊接劑而開始努力工作。

原有的自動焊接機,是為每罐消耗39滴焊接劑度身設計的,用舊的焊接機,無法實現每罐減少一滴焊接劑的目標。年輕人決定另起爐灶,研製新的焊接機。經過無數次嚐試,他終於研製成功了“38滴型”焊接機。使用這種新型焊接機,每焊接一個罐蓋可節省一滴焊接劑。積少成多,一年下來,這位年輕人竟為公司節省開支達5萬美元!

一個每年能創造5萬美元價值的人,誰還敢小瞧他?由此,年輕人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這位年輕人,就是許多年後享譽世界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在看似沒有小息、毫無發展前景的工作崗位上。洛克菲勒沒有受到慣例和傳統的限製,而是積極動腦勤於思考,終於在“不可為”的工作中發現了“可為之處”,找到了突破的契機,覓到了新的出路。

在這裏我們要強調的是,若要將心中的創新意識發揚光大,其前提在於你要保持一種對生活積極的信念和對未來執著地追求,因為隻有相信某一件事能夠做成,才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地創造性的解決之道,我們心中潛藏著的各種創造性能力才會漸漸蘇醒,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如果洛克菲勒整日消沉於這份“凡是有出息的人都不願意幹”的工作,相信他也就得過且過,消極待之了,如此,之後的創新設計也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