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含蓄,中國式情感的主調(3 / 3)

諶容先不直言以告,而是以“能與老共產黨員的丈夫和睦生活幾十年”來間接表達自己與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有時,曲語式委婉法比直接表達更有力,這種曲語式的委婉用語,真是利舌勝利劍。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外,使語言委婉含蓄的技巧還有很多,例如巧用語氣助詞,把“你這樣做不好”改成“你這樣做不好吧”。也可靈活使用否定詞,把“我認為你不對”改成“我不認為你是對的”。還可以用和緩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難辦到”。這些都能起到軟化語言的效果。

3.如何含而不露地表白自己的愛意

有人說,人生是一首奇妙的變奏曲,愛情是那令人迷戀的交響樂。的確,生活需要愛情,那麼戀人之間該如何表達愛意呢?這就要靠語言來完善感情交流,古人說的“談隋”便是這層意思。

但是語言是有含蓄和率直之分的,就中國的人文環境來說,最好是含蓄地表達愛情。現在有些青年喜歡用狂熱的語言、露骨的方式白熱化地向自己傾慕的人表達自己的愛情,它缺乏一種寧靜的含蓄之美,結果往往是引起對方的反感,弄得事與願違,最終還是分手了。

馬克思曾經說過,“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含而不露的表白,能達到“插柳而不讓春知”的效果,既文雅又知禮,這就讓人們易於接受。這種方式最適合於雙方早已認識並有較多的了解,而且雙方又都具備一定的教養。這樣發出的信息比較模糊,不至於對方一拒絕就無法挽回。即使被拒絕,也不至於使雙方都十分尷尬。

現代的一些小青年盡管崇尚率真和自由,但大多數人在表達愛情的時候,還都會選擇含蓄的表達方式,並且還發明了不少新的“招法”。

(1)找借口創造機會表達愛意

某高校,男同學小丁暗戀上了一同上課的外係女生曉曉。雖然一起上課,但沒有說話的機會。眼見課程就要結束,以後再沒有一起上課的機會了,可又不想就此放棄,失去大好機會,於是,在最後一節課下課的時候,小丁趁曉曉周圍沒有其他同學,跑過去對曉曉說:“同學,我見你也經常到XX教學樓上自習,以後我們可以一起上自習嗎?”曉曉看著紅頭漲臉的小丁,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猶豫了一會兒,終於點頭。以後兩人經常一起上自習,出雙人對。

因為是第一次同曉曉說話,小丁不敢貿然表達自己的愛意,於是就找了以後一起上自習的借口,為自己創造機會。聰明的曉曉自然明白小丁這句話背後的潛台詞就是“我們可以做朋友嗎?”這樣的表達比起那些直白的諸如“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嗎”之類的表達要高明得多。它既不會讓女生感到害羞,又無傷自己的麵子,即使遭到拒絕,也無傷大雅。

(2)借物傳情

馬克思在向與他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的燕妮表達自己的愛情,提出求婚時說:

“我已愛上一個人,決定向她提出求婚……”

此刻,一直深愛著馬克思的燕妮心裏急了,她問:“你能告訴我,你所選擇的戀人是誰?”

“可以。”馬克思一麵回答,一麵將一個小方盒遞給了燕妮,並接著說:“在裏邊,等我離開後,你打開它,便會知道。”

馬克思走後,燕妮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開小盒子,裏麵隻有一麵鏡子,鏡中照出了燕妮自己美麗的容貌,燕妮頓時恍然大悟。

(3)手機短信,傳達愛意

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的時代,各種通訊手段層出不窮。手機以其方便快捷的優點,逐漸成為人們主要的通訊手段。許多年輕人發現手機短信是一種表達感情的好方式:一是現在的手機短信容量都很大,足以輸入一篇小型情書;二是手機短信的保密性較好,一般來說交流的內容隻有戀愛的雙方知道,他人無從知曉,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將其刪除;三是較之傳統的交流方式,諸如寫信,手機短信的快捷性是其他傳統交流方式所無法比擬的。用手機短信表達愛意的內容很多,比如:“今天沒有看見你,心裏很是不安”,“好子想你……”一些平時說出來讓人感覺有些肉麻的話語,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傳送給對方,對方不僅不會感到肉麻,而且心裏還會美滋滋的。

此外,那些關懷備至、體貼人微的話語,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傳遞給你的愛人。因此,時下手機短信已經成為很多情侶之間傳達愛意的不可或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