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A與熟悉的人可以侃侃而談,而一旦麵對陌生人就手足無措、無話可說。其實,這是沒有掌握與陌生人說話的方法的緣故。如果你學會了如何突破陌生感,怎樣尋找合適的話題,與不熟悉的人暢快交談就顯得不那麼困難了。
1.從得體的自我介紹開始
與陌生人交往,自我介紹是必不可少的。從交際心理看,人們初次見麵,彼此都有一種了解對方並希望得到對方尊重的心理。這時,如果你能及時、簡明地進行自我介紹,不僅滿足了對方的需求,而且對方也會以禮相待,自我介紹。這樣,雙方以誠相待,就為彼此的溝通及進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我介紹的方式根據不同場合、環境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應酬式的自我介紹。這種自我介紹方式最簡潔,往往隻包括姓名一項即可。如:“您好!我叫張三……”它適合於一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場合,如途中邂逅、宴會現場、舞會、通電話時。它的對象主要是一般接觸的交往人。
②工作式的自我介紹。這種介紹的內容包括本人姓名、供職的單位及部門、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三項,又叫工作式自我介紹內容的三要素,通常缺一不可。
a。姓名。應當一口報出,不可有姓無名,或有名無姓。
b、單位。供職的單位及部門,如可能最好全部報出,具體工作部門有時可以暫不報出。
c、職務。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有職務最好報出職務,職務較低或者無職務,則可報出目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
舉個例子,可以說:“我叫唐果,是大秦廣告公司的公關部經理。”
③交流式的自我介紹。也叫社交式自我介紹或溝通式自我介紹,是一種刻意尋求與交往對象進一步交流與溝通,希望對方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與自己建立聯係的自我介紹。適用於一些社交活動,大體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籍貫、學曆、興趣以及與交往對象的某些熟人的關係等。如:“我叫王光,是裏潤公司副總裁。10年前,我和您先生是大學同學。”
④禮儀式的自我介紹。這是一種表示對交往對象友好、充滿敬意的自我介紹,適用於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正規的場合,內容包括姓名、單位、職務等項。自我介紹時,還應多加入一些適當的謙辭、敬語,以示自己尊敬交往對象。如:“女上們、先生們,大家好!我叫宋玉,是精英文化公司的總經理。值此之際,謹代表本公司熱烈歡迎各位來賓蒞臨指導,謝謝大家的支持。”
⑤問答式的自我介紹。針對對方提出的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這種方式適用於應試、應聘和公務交往。在普通性交際應酬場合,它也時有所見。舉例來說,對方發問:“這位先生貴姓?”回答:“免貴姓張,弓長張。”
想要自我介紹恰到好處、不失分寸,還必須高度重視下述幾個方麵的問題:
①要有自信心。要保持自然、友善、親切、隨和,整體上講求落落大方,笑容可掬。在日常交往尤其求人辦事時,有些人怕見陌生人,見到陌生人,似乎思維也凝固了,手腳也僵硬了。本來伶牙俐齒的,變得說話結巴;本來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貼了封條。這種狀況怎能介紹好自己呢?要克服這種膽怯心理,關鍵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紹好自己,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
②要真誠自然。語氣要自然,語速正常,語音清晰。生硬冷漠的語氣、過快過慢的語速,或者含糊不清的語音,都會嚴重影響自我介紹者的形象。
有人把自我介紹稱為自我推銷。既然推銷產品時需要在“貨真價實”的基礎上作宣傳,那麼推銷自我時也不能不顧事實而自我炫耀。因此,作自我介紹時,最好不要用“很”、“最”、“極”等極端的詞彙,給人留下“狂”的印象;相反,真誠自然的自我介紹,往往能使自己的特色更閃閃發光,引起人們的注意。
③要考慮對象。自我介紹的根本目的是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印象,方便以後交談和交往,因此要站在對方理解的角度來說話。在介紹自己時,一定要重視那個或那群與你打交道的人,要隨機應變。如你麵對的是年長、嚴肅的人,你最好認真規矩些;如與你打交道的人隨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較放鬆地展示自己的特點,做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紹來。
④控製時間。一是進行自我介紹一定要力求簡潔,盡可能地節省時間。通常以半分鍾左右為佳,如無特殊情況最好不要長於1分鍾。為了提高效率,在作自我介紹的同時,可利用名片、介紹信等資料加以輔助。二是自我介紹應在適當的時間進行,最好選擇在對方有興趣、有空閑、情緒好、幹擾少、有要求之時。如果對方興趣不高、工作很忙、幹擾較大、心情不好、沒有要求、休息用餐或正忙於其他交際之時,則不太適合進行自我介紹。
總之一句話,要在自我介紹中表現出你的口才和風度,使它成為與人溝通和進一步交往的良好鋪墊。
2.怎樣尋找交談的話題
談話就是要善於尋找話題。有了好題目,寫文章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有了好話題,交談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好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縱情暢談的開端。好話題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
那麼,怎麼找到話題呢?
(1)中心開花
如果你麵對的是很多陌生人,就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大體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是大家想談、愛談、又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能說個不停,這樣一來,就能引起許多人的議論和發言,達到“語花”飛濺的場麵。
(2)即興引入
就是即興地借用當時的地點、場景、人物等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聯想。
(3)投石問路
向河水中投塊石子,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如在聚會時見到陌生的鄰座,便可先“投石”詢問:“你和主人是老鄉呢還是老同學?”無論問話的前半句對,還是後半句對,都可循著對的一方麵交談下去;如果問得都不對,對方回答說是“老同事”,那也可談下去了。
(4)循趣人題
找到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如對方喜愛象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下棋的情趣,車、馬、炮的運用,等等。如果你對下棋略知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如你對下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個學習機會,可靜心傾聽,適時提問,借此大開眼界。
(5)搭上關係,由淺人深
與陌生人談話,必須在縮短距離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時間內了解得多些,縮短彼此的距離,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來。孔子說:“道不同,不相謀。”聰明者要想方設法讓對方覺得你們誌同道合,這樣才能談得攏。有一個成語叫做“一見如故”,陌生人要能談得投機,要在“故”字上做文章,變“生”為“故”。下麵是變“生”為“故”的幾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