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微軟而言,一個主要的挑戰是要去組織和分析每天從不同渠道收到的、來自客戶的大量信息。然後再把這些信息以一種有用而精簡的形式傳輸到各個開發組。經過正確的處理,這些信息將有助於開發組在修改錯誤時確定先後次序,使產品更易於使用,並提供出客戶真正想要的新特性。另一難題是統計概要隻能傳輸有限數量的信息。
為了盡量利用好客戶信息反饋,微軟最近建立起一個產品改進組,並引進了其他一些機製來分析客戶信息並傳輸到產品組。由於出自客戶的特性想法和改進實在太多,這裏不可能一一列出;主要例證包括產品安裝,“視窗”裏對打印和圖像顯示的驅動背後的設計原理,以及貫穿於各種產品的工具條和特性的標準化。經理們還要求開發員們投入更多時間將產品製作得更容易使用些;而且,一旦微軟推出一個新產品,便要他們去回答客戶電話。這些措施是對其他類型的客戶研究和產品適用性測試的有力補充。
1991年,微軟組織起一個囊括了6名高級技術人員的產品改進組。每名技術員都是某一產品上的專家、擔任著該產品開發組織顧問的角色。Excel專家馬克·辛登沃格和皮特·希金斯、傑夫·雷格斯及麥克·梅普爾斯一起討論了成立這一小組的想法,並付諸行動,稱之為“微軟的秘密武器”。“我們被稱為產品改進組,我們是產品開發顧問。我們的使命是幫助微軟更好的滿足客戶需要,通過客戶的信息反饋和建議而改進產品。因此,我們的戰略是去發展一些方法、係統和過程,以便獲取信息、加以量化,再以一種易於檢測的形式傳送出去,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其實意味著開發真正的有效途徑,能把五花八門的信息加工整理為統計性的確鑿無誤的資料。”
產品改進組建立了兩種分析客戶信息的寶貴機製:所謂“電話分析”的月報及一個獨立的客戶建議數據庫。報告主要是按產品裏界定的功能組織起來,它按照產品細分,分析上月從客戶打到微軟的電話裏收集到的各種主要信息。尤其重要的是關於“客戶就每種產品與全球各地的PSS聯係的‘10大’原因”的一覽表。微軟把電話分析寫在紙上,並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到各產品組的個人和經理處。建議信息庫的重要輸入源是微軟的希望熱線,這是一個電話號碼係統,客戶能夠打進來對特性的新功能提些建議,客戶也可以寫信陳述。PSS工作人員負責把建議抄錄下來輸入數據庫,以供全公司使用。電話分析報告裏會包括每種產品的15種主要建議。
在電話分析報告中得以鑒定的問題和建議廣為傳看;蓋茨和其他高級主管們也都是熱心的讀者。因此,產品組對於報告中反映的問題一般會在數小時內就能夠作出反應,並讓PSS知道他們打算怎樣處理。”交流圈發揮了效力,所以每個產品組都有人對我們的刊物逐期予以信息反饋,一般是說:‘問題的確是這樣的。’然後他們會說出對此他們打算怎麼辦或何時著手解決。有時他們已開始處理這些問題了。”通常,測試組會有一名人員負責把PSS鑒定的問題錄入產品組的數據庫,並確保開發員對仍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程序經理既要關心本產品的新版中哪些特性有待修改,又要注意到客戶就新特性或特性變化所作的建議。任何月份中單個產品都可能從客戶那裏收到幾百條建議,因而整理排序工作是尤為重要的。
微軟無論何時推出一種新產品,在隨後的一周、兩周或三周內,無論需要與否,開發小組都要被派去做技術支持。微軟盡量讓每個開發員每季都要在PSS呆一天,專接電話。為鼓勵這種做法,各部門經理也去這麼做。這就是微軟的哲學,就是真正讓開發員、讓每個人都以最終用戶為著眼點,記住他們是我們的老板。
微軟能夠成功的惟一原因,就是讓每個用戶都喜歡微軟的產品。
11.投石問路,拋磚引玉
1983年底,微軟公司向市場正式推出文字處理軟件“微軟詞PC”版;在第二年,又推出1.1版;1985年,更推出2.0版,每一個版本都比前一個版本有所改進。但在美國市場上,對“微軟詞PC”版仍是毀譽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