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打開東亞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塊小小的陸地從亞洲大陸的東北部延伸出來,其頂端直指日本列島。這就是朝鮮,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和獨特傳統的國度。
從地理位置上看,朝鮮夾在中日兩國之間,在古代同時受到強大的中原王朝、彪悍的東北各遊牧民族,以及野心勃勃的日本這三個方向上的壓力,可謂是虎狼環飼。而朝鮮論綜合國力不及中原王朝,論驍勇善戰不及東北蠻族,論對海洋的控製不及島國日本。所以自朝鮮半島出現文明國度以來,大多數時候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光是有明文記載的外來入侵就達3000次之多。
作為夾在大陸和海島之間的半島國家,朝鮮既是日本入侵大陸的必經之地,又是中原政權攻擊日本列島的重要橋梁。從忽必烈、豐臣秀吉到近代日本軍國主義者,無一不把朝鮮當作跳板發動新的戰爭。朝鮮半島自身卻由於周邊政治軍事形勢的惡劣而缺乏成為強國的可能性。在古代東亞的多邊國際關係中,朝鮮幾乎始終以弱國的形式存在,靠依附大國而勉強維生。
或許是出於對不安全的周邊環境的憂慮,朝鮮人自古以來就有著強烈的排外意識和驚人的凝聚力,一次又一次地在同強大敵人的抗爭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當鮮卑、契丹這些橫行一時的強者消失在曆史長河之後,一向積弱的朝鮮卻依舊保持著本民族的獨立性,並硬是將生存空間擴大到了現在的版圖。從這一點上來說,朝鮮既是一個悲哀的弱者,又是一個頑強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