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欹器因為裝滿了水才傾覆。撲滿由於空無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寧願處於無爭無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爭有奪的場所;日常生活寧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求過分美滿。
耶穌說“心裏貧窮的人是幸福的”。這意思是忠告世人要經常保持虛懷若穀的心態,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滿了妄想和邪念,心理就會發生障礙而不接受他人的善言。大家都知道慢心與滿心音是很接近的,因為雜念充滿了心頭便失去了真心,代之而起的便是慢心,所謂慢心,就是傲慢之心,也是滿心以後的驕狂狀態。一個人一旦處於這種心態之下,自然會像欹器一般翻倒。就事理言之也確實如此,因為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態度,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忌恨,於是千方百計設法陷害,那這個人在四麵楚歌之下豈有不敗之理。
我們青春的黃金時代一去就不會再來,無論是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在那鄉下的田間她頭;無論是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還是在那邊遠偏僻的曠野;無譜在異域,還是在他鄉,隻要是一個追求者,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是花兒就要綻放,是樹就要撐出綠陰,是水手就要搏風擊浪,是雄鷹就要展翅飛翔,是人生就要轟轟烈烈……
但做人要有靜氣,才能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靜,一直是智力角逐場上進步的不二法門。讓我們都安靜下來吧,不要浮華,不要焦躁,不要驕狂。
人生像一個漫長的旅程,生活的列車向前奔馳,當你到了第一個終點而感到渾身輕鬆時,你是否也想過這個終點又是你繼續前進的起點呢?人生事實上就是一個不斷追求和完善的過程。
攀上泰山之巔,一覽眾山小之後,再看濤走雲飛,花開花謝。感到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於是提醒自己,珍惜每一個日升日落,珍惜屬於自己的分分秒秒,因為青春隻有一次,前途還有待於完善。
走過蒙古荒原,在夕照簇擁的古堡下站定,看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壯觀後,回望來時的艱難,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別悲觀,因為青春的字典裏找不到眼淚。
登臨古黃鶴樓,看浩瀚的湖麵上,葉葉扁舟如荷葉般在浪尖上飄搖,頓感世界之博大,自己之渺小,於是提醒自己—,無論取得任何成就都不要驕狂,因為人生是不斷的攀登。
當然,物極必反,人的內心又不可太“貧窮”,就比如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來講,其字麵意思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人外麵自然應該有人,除非這世界上隻有一個人。天外麵應該還有天,除非天隻有你看見的那一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具體涵義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它告訴我們,當我們認為自己在哪方麵很出色,很優秀,我們不要驕傲,不要自滿。因為這個世界很大,人非常多,很可能有人比我們在這方麵更出色,更優秀。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是因為這話的並不是絕對的,不是百分之百普適的。舉例來說,假如一個人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100米跑了7秒,打破世界記錄。這時,如果有人踱著方步過來,念念有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大概就不合時宜了。在這個時候,人外無人,天外無天。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正麵意義自:然不在話下。但要以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隻有其正麵意義,那就錯得不小了。這是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負麵效果同樣不小。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要想做得順利做得好,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誠然,或許在每個具體的方麵,都存在人外的人,天外的天。人外的人,天外的天,或許使我們與之相比,相對不足,但這相對的比較並不能使我們本身的絕對能力削弱。在不知道人外的人,天外的天時,我們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在知道有人外的人,天外的天時,我們仍然能把這些事情做好。如果因為知道了人外的人,天外的天,不是激勵我們繼續努力,而是讓我們自信受挫,反而做不好能做好的事,那豈不是得不償失?有句話“人不能同人比”,其意思是說,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比,經常是各有優勢。另一個人或許在某方麵比你強,但他未必能做好一個具體的你要做的事。這是不僅是因為你有你本身的某些能力上優勢,更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你更了解你要做的事。
一個人,在地球上,是滄海一粟。而地球比起太陽,又小得可憐。而太陽係在銀河中,不也是滄海一粟嗎。而銀河係呢?在宇宙中還是滄海一粟。在宇宙中,人類不渺小嗎?是的,我們知道人類的渺小,可是,麵對宇宙之大,我們人類不還是生活得朝氣蓬勃嗎?
我們當然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不想自大,但我們也不想失去自信。我們在認真做我們的事情,從某種角度上看,焉知我們不是人外的人,天外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