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精明+厚道=成功之道(6)(1 / 2)

有一個人想以3000美元人價格賣掉一艘船。於是他在報紙上登了分類廣告,然後有幾個有興趣的買主來看貨,其中一位願意出價2850美元,並且預先付了25美元定金。賣主也接受了。他不再考慮其他買主,隻等對方開出保付支票,交易正式完成。可是一連幾天,卻絲毫不見對方動靜。後來,電話鈴響了,對方很遺憾地說明,由於合夥人或妻子的不同意,實在無法繼續完成交易。同時他還會提到他已經調查並比較過一般的船價,這艘船的實際價值隻有2500美元,何況……賣主當然很生氣,因為他已經拒絕掉其他的買主。可是接著他會開始懷疑也許市麵上的價格正如對方所說的,同時他又不願意一切從頭開始,再去登廣告,再和買主接洽以及再做些瑣瑣碎碎的事情。最後結果一定會以少於2850美元的價格成交。這種策略和假價策略可以說是大同小異,惟一的差異是:假出價的目的在於消除競價,排除其他對手,使自己成為賣主的惟一交易對象。它的功效,是使一切都出乎賣主的意料,並且使賣主在貨物脫手以後還會以一聲解脫似的歎息表示感謝,他的東西終於能以這麼好的價錢賣出去。

那麼,如何防止被詐呢?首先應要求對方預付一定比例的定金,迫使其不能反悔。其次應確定截止日期,逾期合同作廢。第三應收取一定比例的違約罰金,使其感到心疼最佳。除此之外,就是尋求擔保人在協議書或合同上簽字作證,使其不敢違約。

如何識破騙術?

商場中除詐之外還有騙。小騙一句話,大騙處心積慮,挖陷阱,設騙局,讓飛蛾投火,使對手無策,自投羅網,俯首就擒。這樣的事還少嗎?

一般的行騙是容易識破的,但參加世界競爭的人絕不可能認為自己高明。要知道,經過心理學家和謀士們設計出來的“騙局”,是很難識破的。曆史上英國人曾經用“假蒙哥馬利”的騙局,在戰場上擊敗過希特勒的軍隊。事實說明真正的騙局是難以辨認的。

騙局的特點與詐術不同,詐術運用的是虛假,而騙局是人們不計劃的運用假假真真、虛虛實實的行為施騙於人,其中包含有一定的真實內容,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騙性。騙局沒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心理專家、謀略專家根據競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運用心理學、邏輯學的方式以及使用一些客觀事實,有計劃有步驟地行騙。有的直接施騙於競爭對手,有的則以廣大人群為行騙對象,從中獲得人心、錢財或達到其他的某種目的。

如何識破騙局,沒有固定的方式可尋。一般來說,對競爭對手的整體行動、動機、目的、言行都應認真分析,鑒別其中的真假虛實;要從實質上看問題,並應全方位的思考,係統地看對方的行動。對懷疑有騙局的情況,應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組織心理學家、智士仁人研究、討論、識破。一旦發現騙局時,應予以揭露,但更高明的作法是“將計就計”,或“佯裝不知”,采用相應的對策破壞甚至利用對手的騙局。

我們反對欺騙,也不主張人們為了正當的目的設製騙局搞所謂的競爭。但是,在複雜的大型競爭活動中,至少我們不能放棄對別人施加騙局的警惕性。誰也不能保證,當今世界上沒有人為了政治、經濟的目的在製造幾起騙局。

這裏所介紹的一些騙局,旨在暴露商場上行騙的種種方式和手段。其目的不是讓人們去學習他,利用他,而讓商場中的所有經商者了解他,識別他,從而提高警惕和防騙能力。

賊喊捉賊

許多經商者常誇自己所銷售的商品多麼好,質量上乘,性能良好,經久耐用等等,而人家的商品卻是一無是處。有些商人則采取另外一些卑劣的行騙方法,即賊喊捉賊,一麵假冒名牌,一麵大喊謹防假冒,以此騙得用戶信任,將劣質商品推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