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做錦衣衛。在大明朝,名聲僅次於東廠而已。
湘鄉縣一直被朱家的人惦記著,所以不但戶籍兵最少,錦衣衛卻是最多的。
一個縣城,一般是一個錦衣衛百戶,小一點的,甚至隻有一個小隊長。可是,湘鄉縣,有三個百戶。
要是平時看到這些身穿飛魚服的人,朱桓玉絕對是有多遠,躲多遠。因為這些人找你,絕對沒有什麼好事。可是今天,看到這三個錦衣衛百戶,朱桓玉卻是有些親切。
“看來這老朱還是幹了件好事嘛,三個百戶,那可是三百個錦衣衛啊。這可是比那些戶籍兵,強多了的錦衣衛啊!”
誓師大會結束了,可是這領隊又成了問題。
“縣丞,我想將這些兵分成三隊。你我個帶領一隊,可是這第三隊的帶領人,選誰好呢?錦衣衛他們,可隻負責督戰。”李沂看著韓範,朗聲的問道。
韓範心如明鏡,他當然知道縣令這麼做的用意。無非就是想,給朱桓玉增添資本罷了。畢竟在他心中,朱桓玉可是最佳的女婿人選。不過,他也正有此意。要是朱桓玉成了自己的孫女婿,那這些就算是做爺爺的嫁妝之一。
笑了笑,大聲說道:“朱師爺不錯,你忘了他暴打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的事情了。現在麵對倭寇,也隻有這樣的英勇儒生,才足以服眾。”
“恩,不錯!我也正有此意。於百戶,張百戶,宋百戶,不知道三位認為如何。”
縣丞猜到了縣令的想法,縣令何嚐又不是猜透了縣丞的想法呢。如此回答,正是他想要的結果啊。
“我們錦衣衛,隻負責督戰。戰鬥的事,我們不管。但是畢竟同為大明百姓的父母官,我們錦衣衛,每個百戶也派出七十位錦衣衛幫閑參戰。”說話的是於百戶,看來這當官的,順序真不是亂排的。
“於百戶高義,三位百戶高義,本官替湘鄉縣數萬百姓,感謝三位百戶的恩情了。”
說著李沂,朝著三位錦衣衛鞠了一躬。這一禮,李沂心甘情願。要知道錦衣衛隻有督戰的職責,可是他們這麼一說,湘鄉縣就多了一百多士兵。
“李縣令,還是早點開播吧!要是晚了,受苦的可是大明的百姓啊。”
最後就這麼定了,縣令和於百戶坐鎮縣城,用來防護縣城和方便支援。縣丞和朱桓玉帶著兩支部隊,一個朝南,一個朝北,搜索倭寇。
“桓玉啊,要是遇上了倭寇。跟著就好,等我們三隻部隊彙合,再去滅了他。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安全。”臨行前,縣令還叮囑了一番。
在他想來,那些倭寇肆虐一番之後,就會離去,自己這些人也隻要做做樣子就好。咱們的命可寶貴的很,要是一個不小心,被流失射中咋辦。朱桓玉是個聰明人,要是沒有自己的那番話,估計他一看到百姓遭殃,就會衝上去。現在有了自己的叮囑,肯定不會了。不行,還得去提示一下章紋。
朱桓玉絲毫沒有想到這事會落在自己頭上,後來聽了縣令的話之後。他才明白,原來隻是做做樣子而已。估計那些錦衣衛也是知道,所以才會如此大方,派出所有的幫閑來參戰。
“宋百戶,咱們出發吧!”朱桓玉看著身後的部隊,上門提親的老章帶領著數十個衙役管著一百個戶籍兵。錦衣衛的宋百戶,同樣也帶領著一百人,浩浩蕩蕩的與其同行。
“朱師爺說了算,本官隻負責督戰,其餘的都不管。”宋百戶顯然知道,這個師爺不簡單。要知道他可是在湘鄉縣呆了一輩子了,關於這個朱師爺的種種傳聞,他可是一清二楚。
在朱桓玉和宋百戶的帶領下,一行數百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從南門口出發了。
走著走著,朱桓玉就發現不對了。原本兩支部隊是齊頭並進的,可是那些戶籍兵,看到錦衣衛的飛魚服,一個個下意識的選擇了讓路,所以出現在朱桓玉眼前的是,趾高氣揚的錦衣衛大步的走在前麵,戶籍兵如同受氣的小妾一般,小心翼翼的跟在後麵。
“宋百戶,我想從蔣市街開始搜尋,你覺得?”
雖然宋百戶說是由朱桓玉做主,可是看過厚黑學的他。知道就算是人家這樣說,你也必須得告訴他,因為這是一種尊重。你不說,就顯得你有些‘獨’了。
“朱師爺,你說了算。本官還是那句話,沒有意見。”
朱桓玉的小心思,宋百戶怎麼不知道。無非就是擔心,周家的財產受到損失唄。
雖然知道宋百戶看出了自己的私心,可是朱桓玉卻是一點都不覺得不好。因為蔣市街原本就是湘鄉縣治下的鄉鎮啊,自己這又沒做錯。隻不過是,選擇了這條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