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善加投資運用,以換取最大的健康、快樂與成功。時間總是不停地在運轉,我們可以努力讓每個今天都有最佳的收獲。記住別讓生命都用在等待之中。等20歲以後,等到大學畢業以後,等到結婚以後,等到買房子以後,等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等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等到退休以後!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個時間或某件事完成之後,再采取行動。
然而,生活總是一直在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鍾,會發生什麼事。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我們可能就因此闖進一片黑暗之中。
那麼我們要如何麵對生命呢?我們無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無需等到一切都平穩時才做,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
一個人永遠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遲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因為,生命隻在一瞬間。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有許多話來不及說,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最珍貴、最需要實時掌握的當下,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即失。這也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失的惶恐。有許多事,在我們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憾事,有許多人,在我們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不斷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那時候”已經過去,我們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我們的生命。
不管我們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人生並未出售返程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回來。將希望寄予“等到空閑的時間才享受”,我們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不要再等待有一天“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才去實現我們的目標或理想。
陽光心態: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享受它們、品嚐它們,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所有難題都有完滿結局。
★獲得幸福的小提議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呢?有些小建議可以提供給大家分享:不抱怨生活:幸福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為他們對待生活和困難的態度不同,他們不會在“生活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平”的問題上作長時間的糾纏,而是努力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貪圖安逸:幸福的人總是離開讓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環境,幸福有時是離開了安逸生活才會積累出的感覺,從來不求改變的人自然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也就難感受到幸福。
感受友情:廣交朋友並不一定帶來幸福感,而一段濃厚的友誼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友誼所衍生的歸屬感和團結精神讓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實,幸福的人幾乎都擁有團結人的天才。
勤奮工作:專注於某一項活動能夠刺激人體內特有的一種荷爾蒙的分泌,它能讓人處於一種愉悅的狀態。工作能發掘人的潛能,讓人感到被需要,這給予人充實感。
降低負麵影響:少接受些有關災難、謀殺或其他的負麵消息,這樣,無形中就保持了對世界的一份美好樂觀的態度。
生活的理想:幸福的人總是不斷地為自己樹立一些目標,通常我們會重視短期目標而輕視長期目標,而長期目標的實現更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目標寫下來,讓自己清楚地知道為什麼而活。
給自己動力:通常人們隻有通過快樂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輕鬆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從恐懼和憤怒中獲得動力,他們不會因為困難而感到沮喪。
規律的生活:幸福的人從不把生活弄得一團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條理清晰的,這有助於保持輕鬆的生活態度,他們會將一切收拾得有條不紊,整齊而有序的生活讓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滿足和快樂。
珍惜時間:幸福的人很少體會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另外,專注還能使身體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因為,每30分鍾大腦會有意識地花90秒收集信息,感受外部環境,檢查呼吸係統的狀況以及身體各器官的活動。
心懷感激: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對生活的不滿之處,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們開心的事情上,所以,他們更多地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麵,因為對生活的這份感激,所以他們才感到幸福。
陽光心態:
怎樣才算是幸福?其實幸福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在於我們的生活態度。善於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麼是幸福。一直以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是一種燈火闌珊處的境界。經過歲月的流年以後,才明白,幸福其實很簡單,隻要心靈有所滿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