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驢子和馬都不言語了。是啊,自己也沒閑著啊,怎麼人家就成了“成功之士”,有榮譽有地位,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我們不妨從其他角度來看這個故事。
作為白馬,它並沒有因為跟隨玄奘大師功成而返而表現出洋洋自得、高人一等,相反,它覺得自己隻不過是和其他的馬一樣在奔走,並且走的路程一樣長。這樣的胸懷固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但是,其他的驢子和馬的心態就沒有可取之處了。每一個生靈的存在就一定有他的價值,玄奘大師取經隻能帶去一匹馬,如果它們因為自己不能成為幸運兒而自怨自艾,反倒連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會受到影響。不妨像白馬一樣,隻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就可以了。
盲目的忙碌,最後收獲的是茫然。如果我們不能實現太高的生活目標,那我們就應該量體裁衣,製訂最適合自己的目標,然後實現自身的價值。
有的人從頭至尾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成就一番事業而奮鬥,而有的人身不由己,隨波逐流,每日所忙都隻是為了夥食標準提高一些而已。大家一樣的辛苦忙碌,誰也沒閑著,甚至我們比他還忙還累,可收獲卻大不相同。
有句成語叫做“碌碌無為”,碌碌,忙得不可開交,但卻是“無為”,太可怕了。很多時候我們恐怕都沒有把“忙”真正地定義清楚。忙是什麼呢?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中朝著特定的目標進行連續不斷地努力的生存狀態。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讓我們將來回憶時覺得自己對得起時間、對得起自己。但是如果我們隻是為了不閑著而去忙,隻是為了向人表明自己“重要”而去忙,那麼無非是自己欺騙自己罷了。
生活中,常常聽有人抱怨到活得太辛苦,壓力太大,其實,這往往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經驗之前,便給自己在人生各個路段設下了過高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製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較製定的,所以每天為了完成目標,不得不背著責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憊的折磨。
人首先要為自己負責任。有的人不看實際情況,要求自己必須考上名牌大學,必須學熱門專業,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隻有這樣才算完美人生。許多大學畢業生不願去基層,不願去堅苦地區,就是因為他們人生的背簍中背負有太多的責任。這種以私利為出發點的個人抱負,已褪變為一個包袱壓在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來。可有人卻樂此不疲。
人們常說:“什麼事都歸咎於他人是不好的行為。”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許多人動不動就把錯誤歸咎於自己,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觀念。比如說有的人因孩子學習不好而整天苦惱,因孩子沒考上大學而內疚。隻要自己盡力去為孩子做該做的一切了,因為其他原因而落榜,怎麼能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呢?再者說,賽翁失馬又焉知非福呢?指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麵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做回自己,就不必勉強自己,不必掩飾自己,也不會因背負太重的責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縛,多幾分心靈的舒展,就少一點自責,多幾分人生的快樂。
有的人對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的個性感到相當煩惱,可是後來把它想成:這種個性是與生俱來的,是上天所賜予的,產非自己努力不夠。這樣一想,也就不再責備自己,不再煩惱了。
歌德曾經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隻有認清了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認真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我們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並背負了恰當的適當的適合自己的責任包袱,我們就能體會到人生旅途的快樂。
陽光心態:
生活中有許多不快樂與抱怨生活煩悶,感到人生不順的時候,應該讓自己明智一點,不要用“高標準”去為難自己,卸掉自己背負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
★學會忙裏偷閑
有一位獵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發現村裏一位十分嚴肅的老人與一隻小雞在說話遊戲。獵人好生奇怪,為什麼一個生活嚴謹、不苟言笑的人會在沒人時像一個小孩那樣快樂呢?
他帶著疑問去問老人,老人說:“你為什麼不把弓帶在身邊,並且時刻把弦扣上?”獵人說:“天天把弦扣上,那麼弦就失去彈性了。”老人便說:“我和小雞遊戲,理由也是一樣。”
生活也一樣,每天總有幹不完的事。但是,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如果天天為工作疲於奔命,最終這些讓我們焦頭爛額的事情也會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極限。
尤其是當今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似乎對每個人都不再留情麵。於是,超負荷的工作給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
因為人們的生活起居沒了規律,所以患職業病、情緒不穩、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係列情況時有發生,給人們生活、工作及心理上造成無形的壓力。
這時,需要我們換一種心情,輕鬆一下,學會放下工作,試著做一些其他的運動,以偷得片刻休閑,消去心中煩悶。記得有一位網球運動員,每次比賽前別人都去好好睡一覺,然後去練球,他卻一個人去打籃球。人有問他,為什麼你不練網球?他說,打籃球我沒有絲毫壓力,覺得十分愉快。對於他來說,換一種心態,換一種運動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