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語齟齬,便報複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記恨於心,這就說不上寬容,就會被稱為“小肚雞腸”。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對才能出眾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熱心舉賢,甘做人梯,這種精神將為世人稱道。
人要活的愉快,就得少煩惱;要少煩惱,心胸就得豁達一些,寬廣一些,學會寬恕自己和容忍別人,這就叫做寬舒人生。本來,生活就應該從容不迫,悠然自得。
心平氣和,首先就得接受自己,不對自己要求過分苛刻,也不看不起自己。遇到不幸和災禍,我們會像其他人一樣痛苦,但是他們能夠想得開,而且能照常生活。他們也不像有些人那樣,為可能發生的災禍憂心重重,他們會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但是不會為此身心憔悴。
心平氣和的人生活得很隨意,他們摸透了自己的脾氣,知道自己的欲望和觀點,幹什麼事都不用先去調查求證,或者察顏觀色,看別人的意見,他們隻管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
同時,心平氣和的人能夠容忍他人,容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們知道生活是變化無常的,這是個人所無法改變的現實,人不但要接受這種現實,而且還要從這種現實中找到樂趣,大可不必提心吊膽、顧慮重重。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他們總是采取承認的態度,承認之後再去慢慢琢磨它,了解它。
陽光心態:
春暖花開,笑容一樣燦爛,因為有陽光,它給了大地溫暖,給了我們幸福。因為有你,我還快樂著。寬恕自己,寬容別人。這是種幸福的解脫。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有一個漁夫,他捕到了一條金色的鯉魚。鯉魚要求漁夫放了他,漁夫有什麼願望它都可以答應。漁夫很是善良,於是不要任何回報地放了它。後來漁夫回到家中,跟自己的妻子說了這個事情。妻子很是生氣,對他說至少要換一個木盆吧,家中的木盆實在是用不了了。漁夫一聽確實有道理,於是跑去找鯉魚。鯉魚很是爽快地答應了。願望實現後,漁夫的妻子要求越來越高,先要了新房子,後來要了仆從,直到當了女皇,最後還想統治全天下。鯉魚對漁夫妻子的要求實在是忍無可忍,最後還是讓她回到了最初擁有一個破木盆的狀態。漁夫的妻子過於貪婪,不能做到知足常樂,所以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從前有一個商人,他隨身帶了300頭駱駝,還有120個仆從。有一天,他在一家旅店和別人誇誇其談。他說他在某地有一批貨,在某地還有很多房產。他打算先去某地住上一段時間,然後去另一個地方去旅行。別人問他旅行計劃如何,他回答說他將去那個地方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有利可圖,如果有就順便帶回來。等自己賺了足夠多的錢就再也不奔波了,再去旅行。別人笑了,對他說其實如果去旅行的話,他遇到覺得有利可圖的東西還是會帶回來,讓他停頓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過於貪婪。有人曾經在沙漠裏看到一個快死的商人,他的遺言是:貪婪的眼睛如果得不到滿足,終究會被黃土將它封住。
如果追求自己的利益過於露骨的話,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會被同事認為是自私的表現,進而疏遠自己。可以把自己和領導的關係來進行考慮,正如某個公司培訓時所說的一樣,“不要認為領導利用你,是你吃虧。因為你有利用價值,領導才利用你,如果沒有利用價值領導根本就不會提起你。”
我們可以把領導想象成為在利用我們,但是,領導在追求自己利益和組織利益的同時會對我們進行利益補償。很少有領導隻是利用員工,而不對員工進行補償的。有些下屬對領導總是吩咐自己做事情表示不滿,認為領導總是將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自己來處理,而把重要的能增長見識的事情交給自己的心腹。試想如果我們小事情都不能替領導辦好,領導怎麼可能把我們當作心腹,怎麼可能把重要的事情交給我們處理。更何況有許多領導通過小事情來檢驗下屬的忠誠度,他們認為如果下屬能夠認真細致做小事情的話,自然以後會有一些重要任務交給他們。
人無論追求什麼,一定要有度,無度的話很容易讓人招惹上災禍。其實要想控製自己的貪心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達到目標後就立即轉型。追求財富的人應該給自己一個追求財富的目標,這個財富應該是自己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是一種理想,而不是一種幻想。在達到以後就停止對財富的追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陽光心態:
做自己該做的事,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做自己該做的事,雖不能盡善盡美,但我們能盡情地享受生活給予我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