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誠信是財富,更是立身之根本(1)(3 / 3)

★滴水之恩,更應當以湧泉相報

古訓曰:“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越是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記住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哪怕是僅給過我們一碗水、一個微笑的人,我們應該用更大的回報來感謝他們。

韓信,淮陰人,漢初著名將軍。他從小喜歡讀兵書,有著滿腹的學識,希望有一天能披掛上陣,在戰場上建立自己的功業,當個大將軍。可是在他年輕的時候,沒有人賞識他的才華,因而他總是鬱鬱不得誌。

那時候,韓信很窮,日子過得很清苦。為了糊口,他經常到江邊釣魚,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天能釣上幾條魚,這樣不但能夠解決自己的肚子問題,還能換幾個錢補貼日子。可是,釣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不是天天都能釣到魚的,如果釣不到,他就隻能餓肚子了。

有一天,韓信又到江邊去釣魚,眼看著已經晌午了,卻連一條魚都沒有釣上來。韓信又餓又累,沒有辦法,就在那裏坐著望著自己的魚竿發呆。江邊有一個洗衣服的老大娘,看到韓信一個人坐在江邊發呆,垂頭喪氣的,就十分關心地走過來,問道:“年輕人,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嗎?”韓信抬起頭,見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大娘,就如實告訴她說:“大娘,我家裏沒有吃的了,想到這裏釣幾條魚換錢買吃的,可是我釣了一上午了也沒有釣到一條魚,我現在餓得不行了。”

老大娘聽了,不由得心中生起憐憫之心,就對他說:“年輕人,如果你不嫌棄,就到我家先吃點東西,填填肚子吧。”韓信當時餓得快要發瘋了,哪裏還管什麼好壞,隻要有吃的就成,因而,他非常高興地收起魚竿,和大娘一同回家吃飯去了。

韓信和老大娘一邊走一邊說話。老大娘從韓信的口中了解到韓信的家世和自己的抱負,從心裏喜歡這個雖然生活貧困,但是卻很有理想的年輕人。從此以後,老大娘經常送給韓信一些飯菜以接濟他。韓信對此感激不已。

一天,老大娘又給韓信送來一些飯菜,韓信很感動,對老大娘說:“大娘,您對我真好,總是接濟我,等以後我做了大事,一定要好好報答您老人家!”老大娘聽後,卻生氣了,說:“你以為我是為了讓你報答我才幫助你的嗎?你錯了,我看你是個堂堂大丈夫卻不能養活自己,因為同情你我才幫助你的。”韓信聽了老大娘的話,默默地吃著飯,心裏卻泛起了波瀾。不久,韓信就告別了老大娘,離開了家鄉,出外去闖蕩了。

很多年過去了,韓信成了劉邦軍中有名的將軍,幫助劉邦打天下,建立了漢朝。劉邦封他做了楚王,他也獲得了很高的聲望。但是,在他心中一直惦記著那個曾經接濟過他的老大娘。於是,韓信就派人打聽老大娘的近況,得知老大娘仍舊在他家鄉過著清貧的日子,韓信就派人給她送去各種物品,讓老大娘不再過那種勞碌貧困的生活,而且還特意回家鄉看望老大娘,並給老大娘送去了一千兩黃金。

老大娘說:“你不要把這些黃金給我,一來我已經老了,活不了多少天了,要這麼多錢也沒有用,將來我也不能把它們帶到棺材裏;二來我也沒有為你做過什麼大不了的事,哪能要你這麼多錢呢?”韓信懇切地說:“當年我肚子餓的時候,您給我的雖然是粗茶淡飯,但對我來說這幫助是很可貴的,更何況您那時生活也很艱難,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您還是來幫助我。現在我有地位,有錢了,理應報答您。而且當年我也說過,等我以後做了大事,一定要好好地報答您!”老大娘感動得熱淚盈眶。韓信接著說:“我知道,當年您並不是為了要我報恩才幫助我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更感到您是真心對我好,所以,我就更該好好地感謝您、報答您啊!”

自古中華民族就有濟困、報恩的傳統美德。韓信在困頓的時候得到那位老大娘的接濟,度過了生命中最難熬的時光,韓信也因此深受感動,並聲稱將來一定要報答她老人家,這自然是常理。韓信做了大將軍,幫助劉邦打了天下後,仍舊沒有忘記當年對那位老大娘的承諾,這就是踐諾,這是守信的表現。

陽光心態:

自己許過的諾言,無論過了多長時間,都應該記得,也許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句諾言,對我們來說早已忘記,但是對別人來說卻銘刻在心,所以說許出的諾言就一定要兌現,不要輕許諾言。

★踐約守信,即使老天也來作對

守信可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無數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它進行著詮釋。

魏文侯,名斯,戰國時期魏國的創立者。有一次,魏文侯與掌管山澤園圃和田獵的官員虞人約定,將於某一天一同去附近的一個山上打獵。二人說好不見不散。

這一天到了,幾個大臣在宮裏陪著魏文侯,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文侯很高興,大臣們看到文侯高興,自然也很愉快。正在這個時候,突然下起雨來。文侯也突然想起來,今天是他與虞人約好打獵的日子。於是他就命令下人趕快為他準備馬和弓箭,準備去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