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驚訝地問:“怎麼回事?”
女生說:“媽媽打的。我數學測驗不及格,媽媽讓我告訴您,說讓您寒磣寒磣我。”
老師心頭一熱,很誠懇地說:“我不想寒磣你。我很同情你。你的基礎差,但我知道你努力了。”
爾後,老師和女孩的媽媽進行聯係,告訴她打孩子寒磣孩子都是刺傷孩子心靈的做法,要耐心幫助孩子,要善於鼓勵孩子。她媽媽很感動,以後不再打她。
此後,小女孩有問題也主動去問老師,結果期末考試考了八十多分。
3.快速覺醒
對於一些被認為“不可救藥”的人來說,“知恥而後勇”是戰勝厭學獲得成功的關鍵。有些人從小淘氣,喜歡搗亂,惹麻煩。剛開始,大家不過說他淘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惹的亂子越來越大,人們就開始“嫌惡”他,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了。這樣的人真的已經無可救藥了嗎?真的就不能喚醒心靈的智慧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對這些人來說,與其去討論他是否還有可挽救,不如去討論他對自己的責任知道多少更有價值。越是搗亂的孩子,其實越缺乏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和認同。一旦他們能夠覺醒,發現自己的責任所在,開始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什麼,這樣的人一樣可以成功,而且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
弗裏茨·普雷格爾因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而榮獲1923年的諾貝爾獎。不過他在萊巴赫的出名卻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少年時代淘氣無人不知。
普雷格爾的母親對他一直疼愛有加,但也許是因為幼年喪父的原因吧,他非常任性,經常淘氣惹禍,不斷有人上門來向他的母親“告狀”。鄰居們的“告狀”讓母親常常偷偷地落淚,為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而感到難過。終於有一天,她下定決心要嚴格教育普雷格爾。
那天,普雷格爾像往常一樣披星戴月地從外麵回家,衣服上五顏六色,臉上、手上都髒兮兮的。一進門,他就躺在沙發上,讓母親給他倒水,當時母親正在廚房裏忙家務。母親從廚房裏出來,看到兒子的樣子,尖叫起來:“天哪!你又幹什麼去了,弄得這麼髒,我才剛剛給你洗完早晨換下來的衣服。天氣越來越冷了,水也越來越涼了……”“哪個母親冬天不洗衣服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普雷格爾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母親氣得說不出話來,隻好脫下兒子的髒衣服,又回廚房裏做家務去了。可憐的母親又偷偷地落淚了,兒子卻躺在沙發上睡了。
忽然門鈴響了,是隔壁的伍德太太。她拉出身後躲躲閃閃的兒子,對普雷格爾的母親生氣地說:“來,湯姆,讓嬸嬸看看普雷格爾都對你做了些什麼。”
“你們來幹什麼?噢!湯姆帶你母親來告狀吧?你母親在這兒我也不怕,下次你再說,我還揍你!”被吵醒的普雷格爾理直氣壯地說。
“天哪!這就是你的孩子嗎?”伍德太太氣得叫起來。
母親連忙向道歉,可是普雷格爾還在警告湯姆以後小心點。
“這就是沒有父親管教的孩子吧!”伍德太太冷冷地說。
母親再也忍不住了,揚手打了兒子一巴掌。普雷格爾咬著嘴唇,眼裏含著淚光說:“是他先罵我是個野孩子,我才打他的。”伍德太太不好意思地拉著孩子走了。
屋裏靜悄悄的,隻有普雷格爾的抽泣聲。“孩子,你父親離開了我們,他臨終時要我好好教育你。為了讓你能和別的孩子一樣快樂,幸福,媽媽拚命地幹活,手上也長滿了老繭,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而你總不懂事,讓媽媽這麼操心,太讓我傷心了……”母親說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普雷格爾看著母親的手,羞愧地低下了頭。“你是個男孩子,要明白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不但自己不該輕易流淚,更不應該讓母親傷心難過。”母親接著說。普雷格爾握緊母親的手,用堅定的語氣說:“媽媽,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不淘氣,做一個優秀的男子漢。總有一天,我會讓您因為有我這個兒子而感到驕傲的。”
普雷格爾最後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母親再次為他落下的是驕傲和幸福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