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漂泊,是一種成長的資本
一個人能否成為優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會上獲得成功,則在相當程度上要靠運氣。所以,應該把成功看作優秀的副產品,不妨在優秀的基礎上爭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沒什麼。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旅行,沿途有無數的坎坷和泥濘。如果我們的眼睛總是被灰色所蒙蔽,心靈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那麼,人生軌跡怎能美好?
也許,現在的你正為了自己的理想,遠在他鄉默默奮鬥,漂泊是你生活的常態,每每別人正和家人團圓的時候,你隻能拿著電話,在電話這頭告訴爸爸媽媽你一切都好,卻抑製不住孤單的淚水,在掛掉電話之後,任憑這大城市的寂寞風吹幹它。很多次委屈之後,你也曾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打算坐上回家的列車,但是你沒有,因為年輕的夢想還在,因為曾經的付出,你不能放棄,所以,你留了下來,為了夢想繼續努力。
漂泊是一種狀態,一種煎熬,一種無依無靠的孤獨,但更是一種錘煉。在成長的軌跡上,誰又能說漂泊不是一種資本呢?
因為曆經漂泊,所以我們更加珍惜幸福,更懂得愛;因為曆經漂泊,所以我們更加堅強,更懂得擔當。苦難是殘酷的,但是如果沒有在苦難中磨礪,我們根本不會擁有在大災難、大考驗麵前堅毅的目光。
因電視劇《士兵突擊》而走紅的演員王寶強就是一個例子。他是草根出身,是80後青年奮鬥的代表。他1984年出生於河北農村,因為一個“電影夢”,8歲開始到少林寺習武,14歲便到北京闖天下,成了北漂一族。
他在京城當農民工,睡過十幾個人一起的大通鋪,為了能夠跟演員夢沾上邊,他去做了群眾演員,而且大多時候根本就不會露臉,當別人假裝摔倒的時候他為了表演真實就真摔,也正是這股執著勁讓他獲得了更多的出演群眾演員的機會。北漂的日子比想象的還要艱難,尤其是對於他這樣一個沒錢、沒學曆、沒相貌的農村娃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有時候他掙不到錢隻能靠吃冷饅頭過活。命運根本沒有多照顧他,但是他還是靠著自己的堅韌,咬著牙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並最終苦盡甘來。
他被導演李揚選中,憑借電影《盲井》獲得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獎”,還獲得第四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以及第二屆曼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的星途從此打開。從《天下無賊》中土得掉渣的傻根,到《暗算》中天賦異能的阿炳,再到《士兵突擊》中不斷蛻變升華的許三多。王寶強,一個典型的小人物,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走進了演藝圈,被諸多大導演青睞,成為感動無數青年的心中偶像,當選“2007年80後十大影響力人物”之首。
曾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的瑞典政治家哈馬舍爾德曾說:“我們無從選擇命運的框架,但我們放進去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的。”人不能選擇命運,卻可以選擇自己生命的道路。雖然會麵臨苦難和漂泊,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堅強地挺過來,成就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正是因為這些苦難的折磨,我們才更加經得起考驗。
成龍小時候離開父母進戲校練功,那裏的生活無比枯燥,不但要苦練功夫,還要時常挨打,但這才為他日後將中國武術搬上世界的舞台創造了可能;梁朝偉從小就家境貧困,單親家庭使他過早地背上了生活的重擔,最困難的時候隻吃醬油拌飯,中學畢業後沒錢念書隻好去當服務員,也是這些經曆讓梁朝偉更加努力,更加懂得珍惜,最終成為“影帝”;周潤發出身貧民窟,在酒店打雜、搬行李、賣報紙,幾乎樣樣都做過,所以,在日後飾演闖蕩江湖的大俠時自然多了一些生活的體會……其實生活中經受苦難和漂泊的不止你我,經得住折磨,苦難就是人生的一種磨礪,是走向成功的資本,而經不起苦難的人就隻能成為命運的不幸兒。
心靈寄語
人不能選擇命運,卻可以選擇自己生命的道路。雖然會麵臨苦難和漂泊,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堅強地挺過來,成就我們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旅行,沿途有無數的坎坷和泥濘。如果我們的眼睛總是被灰色所蒙蔽,心靈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那麼,人生軌跡怎能美好?世界的顏色由我們自己決定,智慧之人會擦亮自己的眼睛,當我們的心境修煉得像高僧一樣風雨不驚時,我們便能領略人生路上的亮麗風景!
)第二節 保持內心的簡單與樸素
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看生活、對待生活時,你就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麗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最簡單的事物。
居裏夫婦結婚時,他們的會客室隻擺著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椅子。後來,居裏的父親來信對他們說,他們準備送給他們一套家具,問他們需要些什麼樣的家具。看完信後,居裏若有所思地說:“有了沙發和軟椅,就需要人去打掃,在這方麵花費時間未免太可惜了。”
居裏對新婚的妻子說:“不要沙發可以,我們隻有兩把椅子,再添一把怎樣?客人來了也可以坐坐。”“要是愛閑談的客人坐下來,又怎麼辦呢?”居裏夫人提出反對意見。最後他倆決定,不再添加任何家具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是否可以感受到一種簡樸的美。作為科學偉人,居裏夫婦的內心是簡單和樸素的,然而他們的生命也正因此而美麗、閃光。簡樸是一種美,懂得欣賞簡樸的美,更能夠懂得美的內涵。
人們都說大自然最美,那是為什麼?因為大自然樸實無華,天然無雕飾。不論是沙漠高山,還是江河溪流,都沒有一點兒矯揉造作的模樣,總是自然呈現在人們的麵前。美來自簡樸,同樣,簡樸的生活也是美麗的。
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追求幸福的伊利亞斯》中講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伊利亞斯夫婦出身貧寒,他們立誌要追求幸福,因此胼手胝足,努力營生,後來擁有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種種原因家道衰落。富甲天下的伊利亞斯夫婦很快就沒落了。到了老年,他們一貧如洗隻得去幫傭。好在他們能樂天知命,在雇主家裏,反而過著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們曾說過:“當我們富有時,有許多事讓我們操心,所以沒有時間交談,沒有時間想到靈魂,向上蒼禱告。我們忙碌又忙心,也常因浮躁而吵架。現在,我們清晨起來,會彼此說幾句恩愛的話。生活平靜不爭吵。我們隻需要服侍主人,盡心為主人工作。我們工作回來,有晚餐可吃,有乳酒可喝,天冷有燃料可燒。我們有時間閑談,有時間思考靈魂,也有時間禱告。50年來我們追求幸福,直到現在才找到。”
長在鄉間小道兩邊的野草,雖然天天被日曬雨打,甚至被路人踐踏,但還是那樣色彩動人,氣味清香,渾身野趣,充滿著生氣和活力。美麗的往往都是簡單的。藝術上講究返璞歸真,同理,生活也是這樣一個道理。
托尼在玻利維亞海拔三千八百米的喀喀湖畔生活了九十二年,他從來沒有摘下過那頂滿是塵土的舊氈帽。那裏的空氣稀薄而幹燥,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能活這麼久。他的信仰是一種奇怪的混合——既有瑪雅印第安的古老宗教,也有羅馬天主教的內容。他對人生的總結是:“不要說謊,不要懶惰,不要偷竊。上帝會眷顧我們。”
橫亙的大山、茂密的森林、成群成群的山羊和寵物、美麗的小屋……這就是麗貝卡在澳大利亞詹伯魯的生活。她站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晨曦灑在她曆經九十二年寒暑的臉上,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年輕得令人吃驚。她一個人在這裏過著孤單但不孤獨的生活,幾個為露營者準備的帳篷為她帶來一定的收入。山羊奶是她最好的營養品。她每天都要在林中散步。如果不能按計劃行事,她也要在腦子裏把那條路走一遍。
心靈寄語
簡樸是一種美,懂得欣賞簡樸的美,更能夠懂得美的內涵。有些人的生活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他們有了一顆善於走進簡單生活、走進美的心靈。
讀完以上文字,你感覺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怎樣,是不是感到一股涼涼爽爽、淡雅悠長的氣息迎麵而來?兩位主人公的生活清新、簡樸、淡雅、樂觀,著實令人羨慕。
以推崇“簡單生活”理論聞名的美國作家瑪麗·茵·普蘭特指出: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看生活、對待生活時,你就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麗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最簡單的事物。這兩個主人公的生活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他們有了一顆善於走進簡單生活、走進美的心靈。
)第三節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一個優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場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實的心靈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滿意義的。相反,一個平庸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場上風光十足,他也隻是在混日子,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罷了。
成功是什麼,是獲得金錢與物質上的回報,擊敗競爭對手,獲得他人的肯定、地位的提升,還是成為明星或眾人羨慕的對象?
周國平在《碎句與短章》中對成功有一段精彩的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