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曆第二年,剛穩定根基的鳳陵王朝卻遇上了一場措手不及的瘟疫。自西北潼江邊上的落日鎮開始,疫情日複一日地嚴重。僅一個月便危及到離景都不到百裏的益水。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這場瘟疫中喪生,而所有的醫者均束手無措。人心惶惶,鳳陵王朝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四月二十八日,一名自稱華清的巫人找到丞相沐忠嚴說有辦法消除這場災難。於是曆史上便有了最為著名的大祭祀——鳳魂祭。然後在五月二日之後這場瘟疫便奇跡般平靜下來。從此巫人在鳳陵王朝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華清更是被封為清王,鳳陵王朝唯一一位異姓王。
據民間流傳在那場祭祀之後陵王一下子好像老了三十歲,因為那場祭祀的祭品就是陵王唯一的女兒,僅有十三歲的九公主鳳玥瀾。而後陵王傾盡大半財物為她修建了一座地下宮殿,即被後世津津樂道的沉蜃之宮。其實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後來的一百多年無數的人們幻想有一天能夠找到地宮,要知道裏麵有將近當時鳳陵一半的財力。可是卻沒有任何人尋到一點蛛絲馬跡,仿佛那本身就隻是個傳說,從來都未曾有過。像海市蜃樓,但未見,隻是聽說。
然而在史書中又確確實實提到過那個曾經差點令鳳陵崩潰的地宮。怎麼說呢,當時剛剛經曆過瘟疫,人們還沒有喘過氣來便被高額的賦稅逼得窘迫不堪。多數人家的青年男子都被抓去修建地宮,田地大片荒蕪,無數的流民在遊蕩。據說當時陵王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晉王曾極力勸阻,無奈陵王一意孤行,隻好拿出自己所有的錢財幫助人們。也正是因為這樣,在白曆第五年的八月二十二日晚上即地宮建成的第二天,大約有一萬多的流民聚集在景都城門外,高舉火把要求陵王授予晉王最高賞賜,朝廷麵對這番景象隻好授予了晉王最高的賞賜。聽聞此消息,舉國歡騰,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於是在陵王死後人們極力擁護晉王,使他成為鳳陵王朝的第二為帝王。而其他子嗣大多被賜予封地,遠遠離開了景都。
而晉王也的確沒有令百姓們失望,在他登基後雖沿用以前的政治製度。但在經濟上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如輕徭薄賦,鼓勵耕織並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五年之後國家已經異常富有了。晉王因此成為曆代文人騷客讚頌的對象。
據《鳳陵史》記載,晉王也曾經去尋找過地宮,也是一無所獲。
不管怎麼說,以尋求利益為天性的人們卻並不因為前人的失敗而放棄,他們仍是孜孜不倦地追尋著。
隻是沒有人知道巫人華清曾說:天降異星,玥瀾必曆此劫。若置地宮,是為重生。
風聲雲起。暗潮湧動。
是誰在玉山頂上呼喚你的名字,聲聲啼血?
是誰在祭台之上伸出手為你抹去臉上悲憫的眼淚?
是誰在沉蜃之宮苦苦等候幾百年,隻為你再次轉醒?
曆史的齒輪正緩緩轉動,請你醒來,為著幾百年的委屈,讓這段曆史成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