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抓住身邊的每一個靈感(1 / 2)

每個人在很多時候都有靈感迸發的時刻,這一時刻思想高度集中,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這時候往往是靈感最豐富最充盈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抓住靈感,及時實踐,往往會給我們很多意外的收獲。

比爾 ·蓋茨告訴我們:隻有當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放鬆和胡思亂想時,才能將你的想象力轉化為創造力,可以想出來一些對你的生活或工作有所改善的好主意。

美國商人斯太菲克本是一個退役軍人,一次,他在醫院療養期間,讀了一本名叫《思考和致富》的書,深受啟發,他很想實踐一下書中所說的話,通過自己的思考變成一個有錢人。

在他躺在醫院的床上的時候,結合書中的內容,他冥思苦想,有了很多主意:開信息中心、建立療養院、與別人合夥辦廣告公司、創立電視台 ……那個時候,他為自己的種種想法興奮不已。可是,他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他發現要做的事情雖然都是能引起社會轟動的大事,但都是一個長期性的計劃;因為盡快實現的可能性極小,至少現在的自己連起碼的資金都不能到位。最後,經過深深的思考,他認識到自己還是應該先從小事著手,等到把資金籌夠了再做大生意也不遲。

一次,護士小姐給他送來了洗好的衣服。每次,衣服是送到洗衣店裏去洗的,洗衣店洗好熨燙好以後由護士幫助領回來。看到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他發現了一個很簡單但卻對他意義非常的事情,原來,洗衣店總是把燙好的衣服折疊在一塊硬紙板上,以保持襯衣的硬度,避免打皺。正是這塊紙板使斯太菲克點燃了智慧的火花。他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

於是,他索性馬上給洗衣店寫了信,並且了解到了這種紙板每千張的價格需要 4美元。他計劃以每千張 1美元的價格賣出紙板,但前提是要在每張紙板上刊登廣告。而且登廣告的人所付的費用歸他所有。這件事在許多人看來都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誰會在意每千張紙板才 1美元的生意呢?斯太菲克的朋友甚至諷刺他說:“如果你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就認輸吧,站在馬路上說不定一天也不止撿到 1美元!”可斯太菲克卻不這樣看,他知道自己還有更大的目標,但是無論什麼樣的目標,都必須從小事做起。

斯太菲克從療養院出來後,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動中,把想象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沒過多久,斯太菲克的客戶慢慢地多了起來,他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他想趁熱打鐵,於是,決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發現襯衣上的紙板一旦被取出後,顧客就不會保留了。他心想:要怎樣才能使顧客保留登有廣告的紙板呢?最後,他又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在襯衣紙板的一麵仍然發行廣告,另一麵印上有趣的、有價值的、接近生活的東西,比如:兒童遊戲或主婦菜譜、字謎、諺語、小常識等。這一招果然很奏效。許多家庭主婦不等衣服穿髒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也很高興,願意訂購斯太菲克的紙板。

就這樣,斯太菲克的生意慢慢火起來了。他為了擴大業務,又想出了一個想法:把出售襯衣紙板的收入全部捐獻給洗染學會。洗染學會給他的回報是建議每個成員店及同行業的工會隻購買斯太菲克的襯衣紙板。這樣,沒有多久,斯太菲克就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他幾乎壟斷了市場,他的曾經被別人瞧不起的小生意在人們驚訝的目光中變成了大生意,他也一躍成為美國有名的富商。是啊,就是那精心安排的一段思考時間,卻給喬治·斯太菲克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