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 創新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蓋茨表示: “我們正在完成一些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工作。在過去幾年裏,我們的很多工作都並不引人注目。媒體上連篇累牘都是有關訴訟案的消息。然後又是網絡公司在唱獨角戲。我們並沒有刻意要這麼做,但的確有一股產品浪潮即將來臨,它將顯示,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前沿,這個時代與互聯網時代全然不同。 ” 創新一直是蓋茨和微軟的主旋律。盡管很多人都指責微軟的壟斷行為破壞了市場上的公平競爭,甚至有人認為微軟的成就更多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然而不論如何,隻有蓋茨才配得上過去多少年最偉大創新者這一稱號,因為除他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 PC發展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正如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傑克 ·韋爾奇所說的,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新經濟時代,一個企業家最差勁的表現就是缺乏創新、不思進取。沒有知識和技術創新,對一個企業是非常危險的致命信號,西方企業界流行一句話:“不創新,即死亡。”
比爾 ·蓋茨給年輕人出過這樣一道思考題:
這是一個關於蝸牛爬樹的故事:一隻蝸牛,每天它都待在一棵梧桐樹下麵。一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蝸牛便開始從樹根向樹梢上爬。它爬得忽快忽慢,甚至有時還停下來四處望望,或者躲避可能的危險。於是,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這隻蝸牛終於爬到了梧桐樹的樹梢,在樹梢上睡了一覺。
到了第二天清晨,也正好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蝸牛又開始它的爬行計劃,這次它是從樹梢向下爬。它沿著昨天爬行所留下來的印痕,同樣是忽快忽慢地朝樹根爬去。有時它也停下來望望,或者吸食一點兒樹汁。總的來看,朝下爬要比朝上爬輕鬆多了,所花費的時間也少一些。這樣,當太陽還沒落山的時候,蝸牛就已經爬到了梧桐樹的根部,也就是昨天它出發的地點。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在蝸牛上下爬行的途中,會不會存在著這樣的一個點:蝸牛第一天上樹時經過這一點的時刻,和蝸牛第二天下樹時經過這一點的時刻完全相同?
其實,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思路。隻要思路正確,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在這裏,正確的思路有許多種,其中較簡單的 —種是:利用頭腦中的視覺形象,把第一天的情形和第二天的情形重合起來,把上樹的蝸牛和下樹的蝸牛設想為兩隻蝸牛,它們從樹根和樹梢同時出發,沿著同一條路線相對爬行;兩隻蝸牛肯定要在中途相遇。很顯然,相遇的那一點就是問題的答案。
但在競賽現場,當問題提出之後,出現了片刻的沉默後,有的選手開始在紙上畫圖,想通過畫圖法解決,有的選手設置了一些變量,忙著計算。這些曾在高考中過關斬將的 “將中之將 ”們在這個問題麵前顯得都有些許的手忙腳亂。
其實,在人生中我們會碰到很多這樣的情形。知識競賽題,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展開了想象。記住,對待很多的問題,我們應當學會展開無限的想象,那一瞬間產生的靈感也許會改變我們的一生。
有這樣一個小男孩,他在同學中的人緣並不好,因為經常 “說謊”。比如說今天他看到了一塊怪異的石頭,他會對同學說:“這是一枚寶石,可能價值連城。”同學們聽後,當然會哄堂大笑,但是他並不在意。時間長了,在學校裏,老師同學都認為他不是一個乖孩子。於是,一次,他的老師把他的問題反映到了他父親那裏。父親聽了卻不認為孩子是在撒謊,而是進行想象。父親沒有批評他,隻是暗中觀察他是否真的像老師說的那樣在說謊。
一次,男孩在地上撿到了一枚硬幣。他很神秘地對他的姐姐說:“這是一個古羅馬造的硬幣。”姐姐拿過來一看,卻發現這隻是一枚非常普通的舊幣,隻是由於時間長了,受潮生鏽,顯得有些古舊罷了。於是。姐姐便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希望父親好好懲罰他,讓他改掉那種令人討厭的說謊習慣。可是父親聽了卻把孩子叫過來說:寶貝,我怎麼能責備你呢,你的想象力真偉大。”
對於孩子父親的這種行為,許多人都表示很不以為然,甚至覺得這樣很不好,都覺得太溺愛孩子了;認為這勢必害了他,他長大以後會變成一個謊話連篇、虛偽的人。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卻成了著名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叫達爾文。
現在,人們都知道達爾文的 “生物進化論 ”就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想象和為此進行的大量實驗證明之上的。也許,我們要說,沒有想象,就沒有今天的 “進化論”。
想象力是創新型人才的必備能力,也是年輕人應具備的特征之一。想象是我們的一部分。它就像我們的腳、我們的手、我們的心、我們的大腦。隻要擁有想象力,成功離你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