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論美(1 / 1)

美德就像寶石,用樸素的背景進行襯托反而會更加美麗。同樣,美德是一種內在美,內在美的人雖然沒有美麗的外表,但比起外在美的人,更讓人肅然起敬。

容貌美麗的人,未必會具有內在美。造物主似乎是公平的,給了你一樣東西,卻會拿走你另一樣東西。一些很美的人雖然是很有教養,但卻沒有抱負,他們注重行為舉止,卻不注重美德。不過這種觀點並不是絕對準確,因為羅馬的奧古斯都、韋斯巴薌、法國的菲利普四世、英國的愛德華四世、雅典的亞西比德、波斯的伊斯梅爾等(奧古斯都和韋斯巴薌都是古羅馬著名皇帝。菲利普四世,法國國王;愛德華四世,英格蘭國王;亞西比德,古希臘著名美男子;伊斯梅爾,波斯國王)都是品德高尚的偉人,也是他們那個時代最美的男子漢。

就形貌來說,自然之美要勝於服飾之美,而端莊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單純的容貌之美。但是,美的最高的境界是無法具體表達的,也不是人們可以自己創造出來的。

高妙的美都有某種不可言喻的妙處。人們不知道阿波雷斯(古希臘畫家)和丟勒(丟勒,德國畫家、雕刻家)哪一個更可笑滑稽。因為他們倆中,一個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構造一個完美的人,另外一個則認為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點,可以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其實像這樣合成的美人,恐怕除了畫家本人的偏愛以外,不會有任何人喜歡。畫家是不能畫出一張比以前存在的更完美的臉;如果非要去畫,隻能靠靈感(正如同音樂家用音樂渲染一種美好的氛圍一樣)而不是依賴標準。一個人的臉,就部分來看也許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如果美的重要因素是一個人端莊優雅的行為,那麼一些老人顯得可親可愛也就並不奇怪了。有一句拉丁諺語說:“四季之美盡在晚秋。”一些年輕少年盡管外表很美,卻由於缺乏優美的舉止和修養而僅僅徒有其表。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容易腐爛而難以保存。世上有許多美人就是這樣,年輕時她們出賣美貌、消磨青春資本,年齡稍大時卻不受歡迎。因此,我們當然要拒絕這類事情的發生,如果美人能夠做得很好的話,會讓美德燦爛耀眼,使罪惡感到羞恥害躁。

賞析

“美”就像夏天的果實,容易腐爛不能長久。這便將“美”下了一個定義。世上沒有單純的“美”,它需要融和在現實之中,需要在特定的環境裏,離開現實和環境,美就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一個外貌很美的人,但心如毒蠍,你能說她美嗎?因此,美須和德聯係在一起。這樣才會得到人們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