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論友情(3 / 3)

忠告有兩類:其一是針對品行的,其二是針對事業的。談到第一類,使人心保持健康的最佳預防藥,乃是朋友的忠言相助。自我責備的律己固然是一劑好藥,但有時難免藥性太猛,藥力太強。讀道德修養類的好書,難免單調死板。觀察人之過失以為自己之借鑒,有時又對不上自己的處境。但最佳藥方(最有效又最易服用),就是朋友的進言。奇怪的是,許多人,特別是出類拔萃之士,因為缺乏朋友所進的忠告,鑄成大錯,並做出極為荒唐的事,致使其聲名和際遇均大受損害。這些人正如魚雅各所說的那樣:“有時照一下鏡子,然後很快就忘了他們自己的相貌。”

就事業上的忠告,倘若有人認死理,他可以說:兩隻眼看到的不見得比一隻眼多;或當局者看到的總比旁觀者有數得多;或者,一支老式毛瑟槍用手托著和支在架上射擊都能打得一樣的準;以及其他愚頑高傲的妄想,以為光靠自己就夠了。但歸根結底,能使事業走上正軌的還得有賴忠告之助。在這一點上,假如有人欲接受別人的忠告,卻想用零敲碎打的方法,一件事上問這人,另一件事上問那人,也說得過去;即是說它好過什麼也不問。不過,這樣做是在冒兩種險:一種危險是除了地道、忠實的朋友之外,誰也不會進忠告的,而且出主意難免有被歪曲、偏向進言者個人之私利的;另一種危險是,有了忠告,用意固然也不錯,但卻是有害和不保險的,既可惹禍,也可消災,甚至有如你請來一位醫生,你以為他擅長醫治你的病,而他卻不熟悉你的體質。故此,他或許可治愈你現有的病,卻會危害你其他方麵的健康;結果是治了病症卻害了病人。但是,完全了解你事業的朋友,則會小心謹慎,既可推動你現有的事業,又不至於招致其他麻煩。因此,不要指望零散的忠告,他們與其說是使人安心,為人指導,不如說是使人分心,為人誤導。

友情不僅有這兩個出色的功效:情感上得到了安定,理智上得到了強化;還有最後一種功效,那就是它有如石榴一樣,裏麵都是種子,這裏特指友情在任何事務和任何處境中都是有所幫助的。看看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自己辦不了的,然後,我們就會明白。古人所謂的“朋友是另一個自我”還是說得不全對。因為,朋友遠比自己用處大得多。人生有返,死時常有一些未了的大心願,如子女的婚事,工作的完成等等。擁有一位摯友,人就大可放心,因這些心事會有人在身後予以照料的。故此,簡直可以說,因這未了的心願,人有兩條命活著。

一人一個身體,且此身體受限於一個地方。但有了友情的話,人生一切大事都可說不愁無人辦了,因為可請朋友代勞去做。礙於麵子和身份的原因,人不能親自去說或去做的事真是太多了!人要謙虛,就連自己的功勞也不要認,更不要說表揚和誇讚了;人也往往不能低三下四地去央求別人;等等可類推的事還很多。但是,這種種在自己口裏說出來難為情的事,在朋友口裏說出來卻很體麵。同樣地,很多身份上的關係問題也是人不能置之不理的;對兒子說話就得像個父親;對妻子說話就得像個丈夫;對仇敵說話就得保持尊嚴。但對朋友說話卻就事論事,無須講究身份。不過,這樣的事多得不勝枚舉,最後我要做出結論:那就是,當人有事而不能親自得心應手地去做時,如果他沒有朋友的話,那就該靠邊站了。

賞析

朋友等於一切,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所包含的三大特質,友誼兼而有之:真、善、專一。

良友難逢,如不懂得如何加以選擇則更難求。保住老朋友,比結交新朋友更重要。交友應該尋求那些可長久相處的人。今天新交初識,他年自成老友故人。最好的朋友是那些曆久彌新,能與你共享生活的體驗者。人生無友如同荒原廢地。友誼使快樂加倍,憂患減半,是安慰厄運、失意的不二良藥,是滋潤靈魂的甘醇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