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論進言(2 / 2)

另一方麵,顧問不應該對他們的君主的為人風格過分好奇。一個真正的顧問官所包含的品質,寧可要對於處理國家事業富有經驗,也不要依從他們自身自私的天性。他們應該給予君主以忠告和建議,而不是討好君主,博得君主的歡心。君主征求意見的方法很簡單:他需要在私下和公開兩種場合都征求意見。這是因為私下發表看法較為自由,而在別人麵前發表看法難免拘束和有所保留。在私下裏,人們更多的根據自己的思考發言,而在公開場合,一個人的意見就容易受多數派別意見的影響。因此,聽取兩種場合下的意見都是有好處的。如果聽取地位較低者的意見時,私下場合更為適合,這樣他們可以無所顧忌。而聽取位高權重者的意見時,公眾場合更為適合,這會使他們出言審慎。如果君主不希望自己尋找關於事情的忠告時徒勞無功,那麼他應該接受這個關於用人的建議:“事情如同死亡,而處理事情的生氣則在於用人是否得當。”

當然,關於用人的建議隻有這一點是不夠的。可以根據類別來選擇合適的人才,通過數學式的精確描述,看看哪些性格品質是一個人才應該具備的。這也是用人的建議之一。如果是以階級為標準的話,那將是不明智的做法:“最好的顧問是那些死去的人。”話講得不錯。活著的人受利益所左右,善惡斷定又受時勢所蒙騙,很難完全做到公正。因此君主應該多多閱讀那些古人的著作吸取有用的教誨,特別是那些曾經活動於國家政治舞台上的先哲們的經驗之談。

現在,許多的議事機關隻具有形式上的表決作用。他們隻是附和政策而不是參與製訂和選擇政策,這對政策將是十分不利的。在討論重大問題時,最好在議事的前一天提出問題,到第二天才進行討論,給議事機關以考慮的時間。正如俗話說的:“黑夜帶來妙計。”例如對關於英格蘭和蘇格蘭是否應當合並的問題,議會就曾這樣做,那是一個嚴肅而有秩序的會議。使用請願書的做法很合理,因為一方麵給予了請願者更多的參與性,另外一方麵它使議會從某一固定的階層的看法中解脫出來,得到更多不同階層的不同意見。在議會的基礎上,他們達成一致意見。在議會決定對一項已經發展成熟的事業設立專門委員會的時候,最好是任用那些不持偏見的人,而不應該忽略這一點,結果任用了那些有偏見、愛走極端的人。

除此以外,還可以建立一些常設的專職機構,比如關於貿易問題的、財政問題的、軍事問題的、司法問題的一些大省的行政政策問題的等等。如果隻有一個議會(比如西班牙),雖然它有著不容替代的權威,但是效果絕對沒有那些專職委員會好。因為具有這一方麵經驗的專家比門外漢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並且能夠保持政策的連續和穩定性。這些專門委員會需要承擔責任,審查專職範圍(比如法律、航海、商業等等)之內的事務。如果問題重大,有必要請議會複議,則向上麵行政機構提交報告和申訴。但是提交委員會討論時不可讓過多的提議者參加,以免議會中爭吵喧鬧不休,局麵失控。

在議會中座位如何排列,是采用長桌的方式,或者方桌,還是讓所有的座位靠著牆,看來隻是一件形式的小事,其實是實質性的事情。一條長桌,隻有少數人能坐在首席,結果體現對問題的決定性意見。但是如果需要廣泛議會的意見建議,那麼君主應該采用其他方式,降低位置傾聽意見,更為適合。當君主主持一次討論會議的時候,應當注意不要輕易流露出自己的想法。否則,君主的意向給討論者以暗示和壓力,他們也許會壓抑自己的想法,見風使舵,恐怕本來是征求意見的討論就隻能聽到一片“我主聖明”(指基督教禱禮中為逝者所唱的讚美詩)的頌歌。

賞析

沒有任何人完美到不需要任何適時的建議。那些不懂得察言納諫的人都是一些無可救藥的蠢才。即便是最為特立獨行的人也應該注意那些友善的勸告。

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但你隻需對極少數人發表你的意見;接受每個人的批評,但是你要保留你自己的判斷。三思而後行,這是任何時候都適用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