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女人的戰爭(1 / 2)

6月16日,詹妮弗-洛佩茲也來到劇組報道,她的那一場戲安排在最後-——羅伊和哈裏從阿斯彭回來,在路上遇到一群穿比基尼的模特問路。但同一批簽約的其它七個模特,卻有一個解約不來,她去紐約時裝周參加模特海選了。

這個叫查理茲-塞隆的模特,顯然覺得去紐約海選比拍電影更有前途。劇組少了誰也不會運轉不下去,但要命的是,那個模特正好是用來釣亞曆山大的。他在知道這個消息後,果然是悲天慟地,就差大哭一場,還好今天是外景的最後一場,否則以他現在的情緒,不知道要拍到何年何月。在李莫答應回洛杉磯告訴他那個模特的電話號碼後,才安靜下來。

上午的太陽緩緩升高,從遼闊的天空將熱氣散向大地,雲淡風輕,極目望去,萬裏晴空一碧如洗。亞曆山大拿著劇組發放的服裝,坐在風扇下又開始叫苦了,三十多度的溫度穿外套,的確不好受。

現在副導演帶隊在補拍那輛大狗車行駛的遠景鏡頭,坐在裏麵開車的是替身,這種不露臉、沒技術含量的戲,不用主演親自上場。詹妮弗剛到劇組,她感覺很新鮮,東摸摸西轉轉,沒多久就氣乎乎的回來了。她一臉怒氣道:“你們劇組的人真凶,我去女主角的房車上參觀,看今天沒有她的戲,就悄悄換上她的衣服體驗一下,沒想到被發現了,把我狠狠罵了一頓,還趕了出來。”

在任何一個劇組,製片方都會為主演提供最好的住所,專用的交通車輛,專門的休息單間,專屬的化妝車,特別標上姓名的椅子和餐席,增撥的渡假費用,以及為女主角專配的助理等。之所以這樣作,是因為演員在拍電影期間,情感非常脆弱,心理也很容易產生波動。即便是平常再堅強的男演員,也會象月經不調的小女生一樣傷春悲秋。

這部電影是喜劇,要好多了,象有些限製級電影,主角還會因為入戲太深,患得嚴重的憂鬱症,需要長時間才能調整過來。

演員心理生理上若有不適,一旦影響到表演狀態,那絕對是大事件,所以在拍攝期間,演員最大,製片方也充分給予他們物質、精神上的關注。即使他們偶有過份之舉,劇組人員也會諒解,予以忍讓。

詹妮弗這種新人初到劇組,肯定是看到眾人對女主角象眾月捧星一樣百般嗬護,瞬間便暈乎乎的,也想去感受一下這種天皇巨星的待遇,卻被工作人員發現,罵了出來。

李莫正坐在太陽傘下和亞曆山大講戲,聞言問道:“誰罵你的?是格溫妮絲還是她的助理?”

詹妮弗恨恨道:“她的助理多拉-迪阿曼特。格溫妮絲也不是好人,就會高高的揚起脖子,高傲得象得了公主病。”

“女人是斯巴達滅亡的原因之一。”一邊吹風扇的亞曆山大冷不防來了一句。

這件事,從劇組的角度來看,工作人員還真沒作錯,那些東西本來就是女主角專用。而詹妮弗象個小孩子偷媽媽高跟鞋一樣去試穿,隻是一個小演員美好的憧憬而己,誰不想向上爬呢。隻是工作人員的態度過激了一點,可以處理得委婉些。

“她不是針對你,那是她的職責。今天有一個模特沒來,她本來有三句台詞,現在把這些台詞給你,快去找場記要劇本,先熟悉一下角色。”這事詹妮弗不占理,李莫也不好破壞規矩為她出麵,隻好用這種方式變相補償。

這份補償,果然讓她喜笑顏開而去,這不就是她一直想要的嗎?有台詞可以在電影中多露幾次臉,而且片酬也比沒有台詞高了很多。

那邊的遠景補拍工作很快完成,這邊劇務也準備好最後的幾場戲。劇組人員摩拳擦掌,各就各位,都希望早點拍完回家。

第一場戲很簡單,三個模特從旅遊車上走下來問路,台詞不多,不需要怎麼投入得表情,走位也很簡單,李莫和她們說了要點之後,就開始試拍,看看效果。

這場戲幾個模特六句台詞,其中三句是詹妮弗說,以她為中心。她悄悄打個手勢,表示準備好了,攝影機預備開機,場記也要上場。

忽然聽她喊道:“嘿,別走來走去好嗎?我剛剛醞釀好情緒,被你這樣一鬧,無法入戲了。”眾人一愣,劇本上沒句台詞啊,難道她自己改了嗎?

隻見格溫妮絲手裏端著剛從房車裏泡得兩杯咖啡出來,聽到指責後,站在當地,脹紅著臉,手足無措。

在片場,劇組會給予演員最多的尊重。隻要演員開始試戲,副導演就會要求劇組人員馬上停止手頭的工作,不準搬運器材,不準走動,不準說話,咬耳式的輕聲交談也要禁止,連場記打板也要講求技藝,聲音不能太大。

電影的質量高於一切,演員在拍戲時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任何戲以外的聲音都有可能令演員分心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