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副導演格倫-普萊潘帶著一隊人去拍沒有主角的戲,一個小時不到,他苦著臉回來了,向李莫訴苦道:“李,拍不下去了,吉恩-威爾斯不肯合作,他要求改劇本!”吉恩-威爾斯就是上午的那位遲到者,此時他也跟在後麵。
他走到李莫麵前,指手劃腳道:“導演先生,我想了很久,決定還是說出來,現在的劇本雖然好,但是有很多遺漏。象我扮演的尼古拉斯-安德烈這個角色,他留給人的完全是一個模糊的公式化印象,一點也表達不出壞人的性格。我覺得可以這樣深入挖掘一下,比如再加一段他被斯旺森家族虐待,從而變壞的戲份,那樣肯定更有說服力,家庭的利益之爭往往有背後的根源。”
“在片場,導演就是一切。”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如果演員說得有道理,小改劇本沒關係,多加台詞也無妨,李莫也不是很專製的人。但聽他的那樣一改,那他不是變成主角了,這還叫什麼喜劇電影,直接叫犯罪電影得了。這家夥明明是想給他自己增加戲份,才找出這麼個堂而皇之的借口。
李莫委婉地拒絕道:“劇本己經定下來了,不會再改,你要是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單獨寫成一部劇本,如果寫得好,我可以考慮投資。”
吉恩-威爾斯不死心地追著他問道:“導演先生,那你再仔細看看我上鏡嗎,我先給你朗誦一首十四行吧:對天生的尤物我們要求蕃盛,以便美的玫瑰永遠不會枯死……”
好不容易聽完他的長詩,李莫違心地讚道:“不錯,你的聲音充滿感情,韻律感也很好,但這部電影的角色不會隨便更改,以後要是有機會,我們再合作。”
“既然不能改劇本,那給我配一個燈光替身吧。排戲太累了,沒有替身我不會再拍下去。”吉恩-威爾斯攤牌了。
在拍每一個鏡頭前,燈光師都要布光的。有時候,僅一個鏡頭布光就需要好幾個小時,相當枯燥。象外景主任布拉德福德-約翰遜,就是因為受不了一個鏡頭布光三天而轉行。布光時,演員必須在現場站位,這樣才能直觀的看到布光的效果。但一般的劇組,為了讓演員專心表演,會請身形接近演員的人作替身,代替他們在布光時走位站位。
這個待遇,隻有主演才有,一般的小配角,提都不敢提,因為替身的人工可能比他們的身價還貴,這也是行規。現在他一個小配角竟然敢說要給他請布光替身,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李莫明白了,他不是來提意見的,是來找茬的。從要求改劇本到配燈光替身,這些都是連環牌,就算全答應下來,他照樣還會提出別的非份要求。
大明星最容易成為導演的惡夢,因為製片人看中了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如果大明星與導演起了爭執,走人的可能反而是導演。特別是象李莫這種新人導演,剛入行戰戰兢兢,生怕出錯,如果再碰上劇組人人經驗豐富、個個閱曆過人,那拍攝時壓力更大。導演如何在劇組掙權威,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所幸他掛了個製片人的名頭,目前合作還算融洽,沒有出現與他對著幹的事情發生,但沒有發生並不代表沒有,這不,現在就有了。不過不是大明星,反而是個小配角,這個家夥多半是把他當成一個有權無實的掛名製片人了。
西恩也聽到了他們的談話,他把李莫拉到一邊,低聲道:“從他的表現來看,這人是一個職業無賴,他覺得自己很難成名,拍電影也沒有前途,於是仗著有演員工會的保護,在劇組搗亂,逼劇組把他解雇了,從而拿到高額賠償。美國的法律保護無賴,隻怪我開始沒有去工會查信用記錄。算了,賠他點錢,把他辭了,我馬上打電話叫公司再請一個演員過來。”
李莫開始還在忍著,以為他隻是和自己交流劇情,雖然有點分歧,也隻是他的一點私心而己,演員誰不想多幾句台詞呢?但現在徹底怒了,真把我當傻瓜了。他不爽道:“不行,玩了我一把,還想要賠錢求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