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子雙接過聖旨站起身來,此時王璞之身後的書童捧出一個比手掌略小的黃色令箭,秋子雙又接過令箭,見上麵有“俠王”二字。
秋子雙剛要向王璞之詢問,因為何事父皇急於讓我回宮。
王璞之見秋子雙站起身來不但不扶,反而退後一步待他接過令箭又高聲說道:“皇上有旨”。
秋子雙等眾將士一聽還有聖旨,不及多想便要再跪。
王璞之見眾人又要下跪忙說:“此乃皇上密旨,眾人免跪”。便又將密旨交於秋子雙繼續說道:“除二皇子眾人請退後百步之外”。
秋子雙接過聖旨,知道王璞之在此傳下密旨是為了身在城頭以防隔牆有耳,待眾人退後,小聲向王璞之說道:“莫非宮中有事”。
王璞之眉頭緊鎖說道:“二皇子寬心,先看聖旨再說”。
秋子雙打開密旨見是父皇親筆所寫:
“雙兒守我大華邊陲七載,不辭辛苦,為父者甚感欣慰。父皇也與吾兒七載未能共敘天倫之樂,父皇深感慚愧。吾兒出生之時身上便有五爪金龍盤於腰間的胎記,吾兒你成年後又儀表堂堂,皇宮大臣更都相信吾兒是後來國君,可吾兒你的皇兄才是太子是一國儲君,我又怎能因吾兒你身上一個胎記而廢一國儲君,那父皇豈不是一個無道昏君。父皇也知吾兒你並無爭奪皇位之心,但父皇恐宮廷內亂,才不得已便把你貶到邊陲之地建功立業。父皇如今病入膏肓時日不多,恐難在與你騎馬射獵,但聽聞吾兒你有一好友乃世外名醫黃須翁醫術高明但性情乖僻,吾兒可否將其請入宮中為父皇醫治”。
王璞之見秋子雙看過密旨後閉目靜思小聲說道:“可看清楚了”。
秋子雙回神說道:“看清楚了”。
王璞之急忙命士卒取來火盆將信件燒毀,然後又對秋子雙說道:“二皇子,可有什麼難處?”
秋子雙忙問:“公侯看過密旨上的內容?”
王璞之說道:“不曾看過,但聖上和我說過想讓二皇子去請九鬥之一的嗜血神醫黃須翁為其治病,而且聖上到今日已服用長生丹整整三十天”。說著又從懷中拿出一張黃絹遞給秋子雙。
秋子雙自是知道長生丹,這長生丹又稱遺命丹乃先祖所留,隻有皇上可以服用,服用後可延續四十九天性命,以確保傳達遺命,並且先祖留下遺命每個皇帝隻可以服用一顆。又因遺命丹這個名字不吉利故又稱作長生丹。
秋子雙急忙接過黃絹展開看了看,急忙說道:“這是父皇的病症?”
王璞之說道:“正是,這是我在太醫院抄錄的”。
秋子雙眉頭一鎖說道:“父皇怎會得這種嘔血之疾?”
王璞之哀歎說道:“如今聖上的病,日趨嚴重,太醫束手無策,就隻能依賴二皇子了”。
秋子雙歎了口氣說道:“為父尋醫理所應當,隻是這黃須翁並非在下好友,當年昭武莊英雄會上,我有一好友名叫天奎遭人陷害身重熱血毒,我為救天奎曾被金光幢所傷,傷勢太重無人能治,虧我義兄鐵頭公帶我去九華山黃須翁處醫治,那黃須翁人稱嗜血神醫,有一個銅鼎凡是救得一人,就要人一鼎鮮血才肯醫治,是我義兄鐵頭公為我放了一鼎的鮮血,那黃須老翁才肯為我治傷的。可憐我義兄鐵頭公在前幾日戰死沙場,已經仙逝”。秋子雙想起鐵頭公心中悲痛不已。
王璞之搖了搖頭說道:“我也聽說過此人怪癖。聖上其實已派過多人前去請他入宮,但都有去無回,不得已才讓二皇子放下邊關之事去請的,可沒想到二皇子原來隻是見過此人並沒有深交”。
秋子雙忽然想到什麼說道:“公侯,是什麼人說我和黃須翁是好友的”。
王璞之細細一想說道:“聖上派過幾人去請黃須翁,原本到達九華山隻需六七日路程,但半月有餘卻都不曾回宮,宮中便開始傳言說二皇子與黃須翁是故交好友,除了二皇子別人休想請動那位神醫。我們都知你愛在江湖行走,喜歡結交奇人異士便信以為真。”頓了頓又小聲說道:“如此說來,二王子回到宮中要萬事小心啊”。
秋子雙心領神會說道:“我即刻起身去九華山,不知皇上派誰來掌管邊關三軍將領?”
王璞之從懷中又拿出一道聖旨說道:“讓老夫做大都統,你可放心?”
“有公侯督掌三軍,子雙當然放心。三軍將領個個英雄,凡有大小事務無不爭先,如今又有公侯在此壓陣,自然勝過子雙千倍萬倍”。
王璞之看了看秋子雙知道他所說都是肺腑之言,忙道:“二皇子不必過謙,你我速回行軍大殿交代事宜,你就啟程去九華山吧。馬匹我已備好,有一對流星馬兩馬從來不互相離開十步,沿途換騎五日便可到九華山,若是帶一兩人我此次前來還有兩匹汗血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