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看官們都聽聞過,深林之靜,鷙目環伺,靜流之深,暗潮翻湧。此言非虛。
卻說今早雞鳴不到,國內突然發生異動,隻聽到位於伽霖鎮東麵的昭明神殿地脈之下,傳來一陣悶響,聲音聽來像是獸類的鼻息,渾濁而沉甕,當第二輪聲音波及地表時,更間雜憤怒嘶吼,聲如悶雷,接著大地陡然晃動,方圓百裏之內皆有感覺,嚇得當時正在神殿內掃地除塵的小廝拔腿就跑。
昭明神殿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廟宇,廟宇內供奉著一尊人麵龍身、口銜明燭、身段高逾十尺的石像,這石中像下身虯曲,麵色含威不怒,正是上古神獸燭陰。石像腳底下放置一個楠木神龕,上寫“明光下照”四字,神龕前麵並排陳著三尊香爐,爐內香火嫋嫋,遊絲蒸騰,爐案下擺了三個草編蒲團。
許多聞聲趕來的居民,見到此狀,都滿懷敬畏與惶恐,期待能查出這異動是出自什麼端倪,但凡上了年紀,閱曆稍廣的長者,心中皆藏有一絲不安。這要追溯到多年前的一段傳說來。
據說燭陰曆劫飛升之時,曾在小淑國所在之地的上空再三徘徊,那時的上古氏部落首領便命人修建廟宇,年年祭祀朝拜,以祈風調雨順,廟宇幾經修繕存在至今,就是現在的昭明神殿,故而當地居民也稱之為燭陰廟。
然而在輯佚而成的野史卷宗裏,有這樣一個記載:至堯之時,凶水誕水火之怪,鱗蛇之屬,能噴水吐火,作害人間。燭陰命國中士殺之於凶水之上,銷去肉體,攫其元神囚於燭陰廟邸。
野史記載的是燭陰殺凶怪,平民害的故事,這凶怪是一隻蛇形的九頭怪物,名叫九嬰,而它的元神受困之地,正是昭明神殿。
趕來的居民們都簇圍著驚魂未定的掃地小廝,百般問訊,個個麵上灰敗,略有陰霾籠上心頭,但看這小廝被嚇得神智紊亂,隻一個勁地嚷著“有妖怪,有妖怪”,也很難問出頭緒。
……
初來此地的慕容千音,顯然並沒有被這場異動驚擾的水土不服,昨天酒樓店小二的一番引薦,她倒是對鎮上戲樓饒有興味。
酒香不怕巷子深,慕容千音繞過幾道街口,穿過街頭雜耍和遊販小攤,經過屋影匝地的鬧市,翩翩然便來到一座高牆別院前,院門半闔半敞,左右兩邊的朱漆高柱上摹印一副對聯:粉底堪歎好顏色,紅塵分付袖中詩。門楣上方的匾額更有四個鎏金大字:香集別院。
慕容千音注意到與香集別院對過的一家酒樓,寫著香集軒,酒樓采用鬥拱式的結構設計,造型別致,規模比知味樓大出好幾倍。收住目光,隻見她款步提裳,跨過矮矮的門檻,翩然走進香集別院,行止間顧盼生姿,仿佛天生秋水姿態,蓮花舞步。
繞過正對大門的屏風,映入眼簾的是一方戲台,戲台露天搭建,頂廊圍合,足用於遮風擋雨,四角廊簷處各懸掛一隻走馬燈,台麵上鋪有雕花紅毯。別院內此刻人頭攢動,呼聲震耳,慕容千音留意到左邊看棚多是女性,想著應該是女性看棚,便朝那邊走去。座下看客有徐娘半老的婦人,也有待字閨中的姑娘,相互間耳鬢交接,似在討論戲文內容。千音擇個偏位坐下。
“這台戲名叫《柸中雪》,唱的是陳國永安卿家女與柸中公儀斐的愛恨情仇,雖然是由恨生愛,因愛抱憾的老梗,聽來卻無不讓人柔腸百轉。”從這抽嗒嗒的聲音裏聽的出是位多愁善感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