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美看似無形,實為有形。它是通過女性對待生活的態度、個性特征、言行舉止等表現出來的。氣質外化在舉手投足之間:走路的步態,待人接物的風度,皆屬氣質。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產生好的印象。這種好感除了來自言談之外,就是來自作風舉止。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種高雅的氣質。
氣質美還表現在性格上。這就涉及平素的修養。要忌怒、忌狂,能忍辱謙讓,關懷體貼別人。女人開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大氣凜然的風度,更易表現出內心的情感。而富有感情的女人在氣質上當然更添風采。
有氣質的女人給人的感覺如同春風吹拂人的臉頰,如同一幅意味深長的國畫。它具備超強的“可讀性”和“可鑒賞性”。做一個有氣質的女人著實不難,稍加注意平時的習慣、態度和生活方式,從點點滴滴中塑造自己,你會發現原來被人稱讚有氣質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讓美麗成為你一生的事業
人都是這樣,從童年到青年,然後成人,又到老年,這種成長順序是自然的流程,誰也不能將它逆轉。我們感興趣的問題是,在這自然的流程中,應當怎樣做,才能把美麗長久保持在我們身上。著名的男演員濮存昕曾經說過:“作為男人,我們其實更盼望看到這樣的女人——她可以長相平凡,隻要她會微笑,平易近人;她可以身材一般,隻要舉止得體、儀態動人;甚至,她不必裝飾、打扮,不需要穿金戴銀、點珠綴玉,隻需收拾清爽、通體幹淨,一樣能讓人感到她是山明水秀的俏佳人。”
俗話說,世上沒有醜女人,隻有懶女人。對美麗的追求,女性什麼時候覺醒都不算晚,美麗靠先天的基礎,也靠後天的打造。
在健身館裏:一個健美女教練,一麵帶領一群中年婦女做難度極大的健美操,一麵給她們鼓勁說:“隻要堅持下去,我們就會迷倒100個男人,100個呢!”女性們因此做得更加起勁了。這是一種追求美的不老的心態。
愛自己的女人,魅力永遠不會老去。在那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說中,使英王愛德華先生放棄王位的辛普森夫人,那一年已經37歲了。女人在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獨特的美,清純可愛或者優雅大方,有著不同的吸引力。
有很多老一代的藝人和一些知識女性,在她們年老的時候,往往是一頭波浪式的銀發襯著鮮豔的純色毛衣,連一些小飾物都搭配得一絲不苟。看到她們,我們的心情就會沒來由地平定下來——既然人老了依然可以美麗,那麼年華的流逝就不那麼可怕了。
人都是這樣,從童年到青年,然後成人,又到老年,這種成長順序是自然的流程,誰也不能將它逆轉。我們感興趣的問題是,在這自然的流程中,應當怎樣做,才能把美麗長久保持在我們身上。做到了這一點,就能永葆青春,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優雅長久,魅力永存。世間萬事萬物日日時時在變,人也是這樣處於永恒的變動之中。女人容顏的改變,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怎樣才能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永遠善待自己。
一生做美女,一方麵要時時提起心氣兒來,用“美麗”二字約束自己,永遠不讓自己邋邋遢遢地放任下去。另一方麵也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要對自己不斷增長的年齡膽戰心驚。
女人應該明白:第一,年華不會逆轉;第二,失去年輕的容顏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在國外,有人把皺紋稱為“鵝的足跡”,並不把它當做眼中釘對待,有些女子眼角旁的皺紋還是她們精心模仿出來的。
沒有“鵝的足跡”的你,也許曾經充滿了女孩子的魅力,天真可愛,貌美如花。然而,我們必須踮起腳努力去爭取那穩重的成熟美。這種皺紋,不一定損害美麗,它還銘刻下了生活中的喜和悲。既然如此,就以你自己的臉為出發點吧。其實,臉是自己製造的。法國男性和女性都對眼角的皺紋持寬容態度。
女人的容顏是否有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她的心態,對此,有一段小笑話送給天下的女人。
從前,法國有一個人名叫戈達,他一向以機智出名。一天,一位英國太太問他:“法國女人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國家的女人更迷人?”
戈達毫不猶豫地說:“那當然!因為巴黎的女人二十歲時,美如玫瑰;三十歲時,像情歌一樣迷人;而四十歲時,簡直就達到完美的境地。”
那位太太又問:“那麼四十歲以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