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一震,樹起威嚴再說
在你洞明對方故意耍弄手腕欲尋釁衝撞時,就可抓住要害,先發製人,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這不啻於給對方以"當頭棒喝",給他一個下馬威,製服對方,從而避免衝撞。
中紀委常委劉麗英到某縣查處一起案件,驅車返回時,突然被300多名鬧事的群眾攔住了汽車。在一些人的煽動下,不明真相的群眾要求公布調查結果,有的甚至謾罵動手。
在這種群情激奮的情況下,靠一般講理是無濟於事的。於是她來了個下馬威,麵對亂哄哄的人群,用十分威嚴的口氣棒喝道:"我是奉命來執行任務的,不是來發動群眾的,村有村規,國有國法。法律不允許把調查的情況公開,你們的要求是無理的。你們辱罵國家的辦案人員,攔截車輛,妨礙公務,也是法律不允許的。"
接著劉麗英義正詞嚴地介紹了《民法》、《刑法》,說明了妨礙公務罪等法律內容。劉麗英以法律為武器,一個棒喝,把鬧事群眾震懾住了。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避免言語衝撞不能靠謾罵,翻白眼,鬥毆等消極的方式,否則,不但不能避免衝撞,反而會使衝撞加劇,使勢態更惡劣化。
謹慎用語,力避衝撞,這是人際交往中不能不加注意的重要之點,特別是那些涉世未深、年輕氣盛的年輕人更要注意。
應付羞辱的方法
被別人羞辱著實是一件令人惱火的事情。它意味著尊嚴受到侵犯,感情受到損傷。雖然羞辱你的人來勢洶洶,張牙舞爪,咄咄逼人,但在這場羞辱與反羞辱的爭鬥中,何方取勝卻還是一個未知數。這關鍵要看被羞辱的一方如何把握應付的分寸,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麵對突如其來的羞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避免發火動怒。如果你不是沉著從事,而是失去理智,那就會給挑釁者提供機會,讓其占據優勢,結果使自己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盡管羞辱人的言語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無聊的,但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羞辱而氣憤得像他一樣失去理智。應付他的基本對策是保持冷靜鎮定,這樣你才能穩操勝券。
在洛克菲勒的軼事中,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他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接著那位客人恣意謾罵他達幾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的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拾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視著這位攻擊者,那人愈暴躁,他就顯得越和善!
那無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漸漸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於是,他咽了一口氣。他是準備好了來此與洛克菲勒作決鬥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幾下,仍然得不到回響,隻好索然無味地離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沒發生任何事一樣,重新拿起筆,繼續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對自己的無禮攻擊,便是給他的最嚴厲的迎頭痛擊。成功者每戰必勝的原因,便是當對方急不可耐時,他們依然故我,顯得相當冷靜與沉著。
洛克菲勒用貶低來施激將法,挑釁者以激怒作為手段,可目的過於明顯,忍功又不及對手,便隻有敗走的份了。
由此可見,保持冷靜,保持沉默是應付羞辱的最好的"盾牌",即使"長矛"再鋒利也無法刺穿。
應付羞辱也要視具體對象和情形區別對待。假如是領導當著你同事的麵訓斥你,而且可能一向如此,這時,就應該冷靜地對他說:"我們個別談談這個問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