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化解糾紛講方法(1)(1 / 3)

盡量避免語言的衝撞

人際交往中語言衝撞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反問、責問、嘲諷、謾罵等都是。衝撞不僅表現在口語中,也表現在書麵語和體態語中,皺眉頭,翻白眼,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都是衝撞人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有衝撞庀然有反衝撞,而且衝撞語言的力度越強,則反衝撞語言能力度也更強,這是人際交往中的平等原則。反擊是平等原則所決定了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反唇相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際交往中的衝撞語言是十分有害的。它很容易造成某種尷尬局麵,輕則造成不愉快,產生隔閡,重則可能發展成更為激烈的衝突,從而造成預想不到的後果,這對人際問的正常交往是很不利的。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也可能兩敗俱傷。所以,在人際交往的交談中,應極力避免衝撞,這首先要引起主動者一方注意提高自身修養,避免衝撞他人;要知道,語言上對別人進行衝撞,這種行為的本身就顯示了衝撞者的無能、無力、無禮和缺少涵養。同時,被衝撞的一方也應視情況對待:衝撞的情況有多種,有些是有意衝撞甚至是惡意衝撞,但有很多卻是無意衝撞。對於前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反應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但對那些"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式的無意衝撞就大可不必計較了,如果對之作出反撞,結果反而會使自己失去身份,失去力量,即使對於有意衝撞甚至惡意衝撞進行反撞,也要嚴守一個"度",不能過火,"過猶不及"。因為如果對方再作出反撞,如此往來,將會造成"惡性循環",那實在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如果對方的衝撞已經形成,你不妨依情勢,采取下列辦法。

避一避,消了怒氣再說

已故的著名商人鮑門先生,曾與人談及一樁關於他自己很有趣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日,鮑門出外散步,偶然地聽見他的下屬喬治正在對人埋怨他們公司的待遇太苛刻,而他的工作時間是那樣的長,上司又不肯提拔他。鮑門聽得怒火上升,幾乎想立刻走過去叫他滾蛋。但是他靜立了一會,等到自己怒氣稍退後,才走過去向那個職員問道:"喬治,近來你可是受了什麼委屈嗎?"

喬治一時晾慌失措,忙說:"沒有什麼,先生,我覺得很好!"

"方才你不是在說你的工作太多,公司待你不好嗎?"鮑門仍很和悅地說。

這使喬治越感局促不安,終於承認方才的失言,並且說他感覺不快的最大問題,是由於昨天黃昏時,在泥地中換了一個汽車輪胎的緣故。

當你在日常生活中,或與人接觸時受了一些氣時,最好是回到房問裏靜靜地坐一會兒,甚至躺一會兒,或是到鄉下去散散步,到各種娛樂場所去玩玩。總之,你必須用一切方法來解除你的煩惱,直到恢複你的心情為止。

靜一靜,恢複理智再說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個有名的悍婦,動輒對丈夫大罵不已。有一次妻子大發雷霆,當頭潑了蘇格拉底一盆髒水。蘇格拉底無可奈何,他靜了靜心,然後詼諧地說:"雷鳴之後免不了一場大雨。"別人嘲笑他說:"你不是最有智慧的哲學家麼?怎麼連老婆都挑不好?"他笑了笑,回答說:"善於馴馬的人寧肯挑選悍馬、烈馬作為自己的訓練對象,若能控製悍馬、烈馬,其他的馬也就不在話下了。你們想,如果我能忍受她,還有什麼人不能忍受的呢?"

對待那些生活中無傷大雅、爭論起來也無甚意義的衝撞,不妨像蘇格拉底這樣以理智和詼諧對待,一笑了之。

爭一爭,有了證據再說

麵對對方野蠻、粗俗、無理的衝撞,必須堅持原則,以理力爭,絕不能遷就軟弱,公理戰勝了歪理,爭端自然解決。

一次,一個身居千裏之外的姑娘到城裏親戚家做客,在觀賞這個城市的著名風景城"外灘"景色時,初到大城市的姑娘被那美麗的風光迷住了,於是存一家攝影社設在那兒的一個照相攤上拍了一張彩色快照留念。取照時,姑娘覺得拍攝質量很差,便與營業員交涉,誰知營業員一口回絕。與他再說,便待理不理,最後幹脆回說:"不滿意,有本事,找攝影社去!"麵對這種毫無理由的衝撞,姑娘當即作出強硬的反撞:"不,先找你們經理!""我們沒有經理!""那就找你們上級!"姑娘當即就去找到了該攝影社所在的區公司反映了情況,最後解決,是上級公司責成該攝影社為姑娘重拍,並指示他們端正經營作風,全心全意為顧客嘏務。有理走遍天下,這位姑娘據理力爭,最終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