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沒想過,難道節兒對此有看法?不妨講講。”他確實沒想過這麼多,因為現在還是君權至上嘛,他本人現在不還是忠於漢朝的嗎?
“我認為,王朝覆滅有兩個原因。一是內,一是外。”我理了理思路,說。
“先說一。王朝乃是父傳子,兄傳弟的家天下製度。那麼,就導致了許多皇帝在即位前並不一定具備皇帝應具有的雄才大略,治世之才。但因為他是皇子,所以必須由他繼承皇位。另外,很多皇子為爭儲位,隻顧互相攻擊,陷害。更有甚者勾結朝中大臣,結黨為朋。試問,如此坐上皇位的儲君如何能知百姓疾苦,如何保存祖宗基業?而且,即便是皇帝本身英明睿智,但因種種原因,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來維護朝中各方勢力的平衡,而並不把為百姓做事看成最重要的。”
“胡說。哪有這樣的?你不要胡說。”爹已經聽不下去了。我知道,這和他的觀念衝突太大,但這都是實話,他又無力反駁,隻能警告我。“爹,別嚇唬我,我不怕。此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無第三人知道,為什麼就不能讓我說個痛快呢?您不也認為此話是對的嗎?”我笑了笑說。無視他的警告。“隻是因為什麼呢?無他,原因即為四個字:世家大族。自從高祖皇帝提出可在馬上得天下,不可在馬上治天下之語後,朝堂就主要以世家大族為主。這其中有皇室,外戚,士族。當然,還有一股勢力,就是宦官。這四方勢力互相攻擊,很多大臣都依附於此。他們每天想的不是怎樣為百姓多做好事,而是怎樣保住自己的官位,怎樣升官。如此下去,再遇上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國家焉能不滅?”“那可有解決辦法?”父親聽了我的話,不由的出口問道。他是一個梟雄啊,對此怎能不感興趣?
“您自己想嘛,我都把症結擺出來了,您還想不出解決辦法?”父親一時語塞,不知說什麼好。看見他尷尬的模樣,我真想笑。好不容易才把笑意憋回去。
“爹,求您件事行不?”“行。”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了,怕是被我給帶暈了吧。“您日後若與呂布對戰,打敗他之後,別殺他好嗎?”“為什麼?難道你喜歡他?”“不是啦。隻是,我覺得呂布好歹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成為戰神也不為過。雖然他,呃,那個,曾經殺過丁建陽和董卓,但這都不是沒原因的。丁原不懂得用人,董卓更是國賊,眾人欲殺之而後快。所以,這罪過也不能全怪到呂布頭上去對吧?”“也是。”父親細想想,也是這麼個理。“再說,您的馭下能力比他們好的不知多少倍。若再有呂布相助,統一天下就會更快。”“嗯。好。我答應你了。不錯,我不久就要去征呂布,到時得勝而歸,也讓天下諸侯看看,為父的禦下之策不是他們能比的。”父親終究也是人,被我這幾句馬屁拍得也渾身舒爽,飄飄然了。不過顯然他有這資本。我想不讓呂布死主要還是為了貂蟬,我不想就這麼讓這個救國的巾幗女英雄這樣受人唾罵一世,這不公平。
“爹,我還聽說,南方有很多英雄還未出世,現在我們去招攬還來得及,不如&8226;&8226;&8226;&8226;&8226;&8226;”“怎樣?難不成你想去?”不愧是我老爹啊,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想法。但下一句,就讓我大大失望。“不行,這說什麼也不行。”他堅決得不帶一絲改變的可能性。“那我去找娘。”我就不信沒有辦法。“你若是能讓你娘同意嘛,我就答應,如何?”“真的嗎?”“嗯。”我大笑,娘這麼疼我,難道沒可能?爹則是在一旁心想:她若是會同意才怪,以她的個性,就是一輩子把你圈在府裏,也不會讓你去冒這麼大的險。真是天真的可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