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千古良才是辯才——辯論口才(5)(3 / 3)

(4)針鋒相對

有一位女作家寫完了一部長篇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一時成為最暢銷的熱門書。有個評論家曾向女作家求婚遭到拒絕,懷恨在心,經常在評論中旁敲側擊地貶低這個女作家的才幹。有一次文學界舉行聚會,許多人當麵向女作家表示祝賀,稱讚作品的成功。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謝。忽然那位評論家分開眾人,擠到前麵,大聲向女作家說道:

“您這部書的確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秘密:這本書究竟是誰替您寫的?”

女作家還陶醉在眾人的讚揚聲中,冷不防他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偷偷發笑了。女作家立即清醒地估量了形勢,做問題以外的爭吵於自己不利,她馬上鎮靜下來,露出謙和的笑容,對評論家說道:

“您能這樣公正恰當地評價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榮幸,並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訴我,這一本書是誰替您讀的呢?”

評論家的問後,用意十分明顯。而女作家的反問,同樣針鋒相對,潛台詞是說,你從來不認真讀別人的作品,所作的評論無非信口雌黃。連書都不讀的人,有什麼資格作評論!巧妙的反問,使評論家陷入了十分狼狽的處境。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挑釁地對我國外交代表說:“如果你們不向美國保證:不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那麼顯然就是沒有和平解決的誠意。”

麵對這種挑釁性的無稽之談,我代表回答道:“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采取什麼方式解決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無須向他國做什麼保證。”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反問道:“請問,難道你們競選總統也需向我們做什麼保證嗎?”

這針鋒相對的反法,使對方無言以對,討了個沒趣,滿臉窘態。

(5)運用幽默的力量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肯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在受到某種不合理的阻撓或不公正的待遇時,不妨哇哇叫幾聲,這也是在運用幽默的力量。

當問題已經十分明顯,這時再堅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懦弱的表現。有一家公司的餐飲部,夥食很差,收費昂貴。職員們經常抱怨吃得不好,甚至也謾罵餐廳負責人。有一回一位職員買了一份菜後叫起來,他用手指捏著一條魚的尾巴,把它從盤子中提起來,衝餐廳負責人喊道:“喂,你過來問問這條魚吧,它的肉上哪兒去啦?!”另一位職員要的是香酥雞,他發現沒有雞腿,於是他也叫起來:“上帝啊!這隻雞沒有腿!它怎麼跑到我這兒來的呢?”

同樣,當別人妨礙你的工作時,你也可以提高嗓門回敬他一個幽默。

有一位女乘客不停地打擾司機,車子每行一小段路程,她就提醒他,說她要在某個地方下車。司機一直很耐心地聽著,不吭聲。後來女乘客大叫:“你不說話,我怎麼知道要下車的地方到了沒有!”

司機也叫起來:“那你就看我的臉吧!我的臉笑開了,你就下去吧!”

著名電影導演希區柯克有一次拍攝一部巨片。這部巨片的女主角是個大明星,大美人。可她對自己的形象“精益求精”,不停地嘮叨攝影機的角度問題。她一再對希區柯克說,務必從她“最好的一麵”來拍攝,“你一定得考慮到我的懇求。”

“抱歉,我做不到!”希區柯克大聲說。

“為什麼?”

“因為我沒法拍你最好的一麵,你正把它壓在椅子上!”

在和不喜歡的人相處的時候,運用幽默的力量,既能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能避免造成過分尷尬的局麵,傷害別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