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認真對夢鵑說:“我想單獨和共友聊聊,你先下去休息吧。”夢鵑聞言隻好退下,房間裏隻剩下李陵和共友兩人。燈火通明,照在各樣物什上,帶有一層光暈。
李陵看了下共友,態度溫和地說:“晚上找你過來,是想在一起坐下來聊聊。”
“大人……”共友剛說了一句,就被李陵舉起的手勢叫停了。
李陵表示不要這麼客氣和拘謹:“你叫我少卿就行了。”
“大人……少卿,我來京城的目的是想參軍,但我本領微末,看來隻是丟人……”
“無需過度自咎,誰成名之前不是從基層幹起,就算我,我也談不上成功。大丈夫建功立業,豈需抬高又或者貶低自己?像故淮陰侯,響當當一個奇男子,當年不也受過胯下之辱嗎?你估計在想今天的事,何必呢,你別太傷心,且你現在我這待著吧,”李陵說,“你還年輕,以前有一些騎射的底子,但和羽林騎要求的差的比較遠,另外刀劍功夫也需要加強。或許隻需要幾個人的指點即可,我看你是個練武的料,如果從現在開始勤加練習,苦下功夫,他日武藝也不在我們之下。”
共友聽到這些話,感激極了,沒有人像李陵這樣站在他的角度關心自己,也從來沒有人像李陵說的那麼有分量。他覺得他應該拜李陵為師,今後無從估計,但現在他完全可以把握。他一定要找準機會,向李陵表明自己拜師的意願,不論李陵是否答應。
共友覺得就是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師傅帶自己,過去所學的所練的,不能說功夫沒有下到位,都隻怪其不成係統、缺乏考驗,生死相鬥之際,哪容得半點花拳繡腿?過去,他隻是在九江郡到處遊曆,天下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麼一試,就試出了真功夫。聽說有人本領很高,向關中大俠郭解,他向去學習一番,但畢竟他又等不及了,好像軍隊在舉手召喚他的到來似的,他禁不起那種誘惑,他樂於為大漢流血,總之凡事都有計劃,都隻是在紙上沒有實現,也缺乏實現這些意圖的能力。
共友這一邊自顧想著,那邊隻聽得李陵繼續緩緩說道——
“這樣,你首先去找王不識學習一下如何練練力量,同時找田仲練習劍法,我也親自教你一些射箭的基礎,另外,也需要找小敏、婉兒她們學習識字和書法。好好準備一下,待到入秋時,我帶你到長安入試羽林騎不遲。”
“少卿大人,謝謝你給我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我從老家過來,沒有什麼金銀細軟,隻有這麼一把環首刀最值錢,向把他獻給你,作為一點點報答,請收下吧。”共友說著,鄭重地把自己的環首刀遞給了少卿,態度誠懇,意圖堅決,不容輕視。
李陵也不多言,接過寶刀,慢慢拔出刀刃。好一口寶刀,約莫五六斤的樣子,做工齊整,顯然係出名門。
“這是家傳三代的一口寶刀,當年我爺爺的時候,因一番奇遇得到的一把利刃。”
李陵看這把環首刀已經有了一些年頭了,厚實的刀背上仔細一看在根部刻了一個小小的“”。
魚?
刀鞘用上好的牛皮鞣製而成,古樸,華麗,隻不過年月久了顯得有點老舊。但這牛皮顯得這把刀的身份不是那麼簡單。
無論如何,刀,就是一把好刀。
李陵笑著說:“好刀!”然後他把刀遞給了共友。
“少卿你……”
“好馬配好鞍,你留著用吧,這把刀雖然看似古舊,但很鋒利。善加利用,你一定會如虎添翼。”李陵阻止了共友繼續的堅持,眼見無望,共友隻得束手。
良久,共友一拱手,很是感激地冒出一句話,說給李陵:“謝!”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出席想跪下,這邊李陵一個健步,也搶出來,並抬起共友的雙臂:“你這是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