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能再送給我1枚金幣嗎,就1枚金幣,那我就能實現擁有100枚金幣的願望了”。
“當然,當然可以,隻要你快樂”。富人無歡又送給了窮人知足一枚閃光的金幣。
窮人知足舒心地笑了,因為他終於擁有了100枚金幣;幾乎就在同時,窮人知足不無遺憾地永遠地合上了眼睛。
這時醫生走了進來,他對這一切似乎司空見慣。
富人無歡有些詫異,也有些失落:“我送他金幣,希望他會比原來更加快樂,誰料想他卻因此枉送了性命。”
醫生說:“其實如果你要回那99枚金幣,他的病會逐漸好起來,也會重新找回屬於他的快樂,但是你又按他的願望送他一枚金幣,正是這金幣斷送了他的性命。”
富人無歡沉默著,悄悄離開了醫院。
有多少和知足一樣曾經快樂的人,在金錢名利麵前,變得異常馴服,而把快樂拋之九霄雲外,最終為了擁有它們使得自己陷入了苦悶之中。人若想常樂,莫過於知足,倘若欲望無限,將永難滿足,將永難體味人生的許多樂趣,甚至還可能為欲望所累。
不要貪婪地索取,被沉重的欲望壓垮自己。別人的花園別墅,我們不必駐足觀望,別人的美酒佳肴,我們也不必垂涎欲滴。學會放下心靈的重負,享受自己擁有的一切,欣賞自己的成功,不要苛求自己,要求過多,否則永遠也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懂知足,才能得到常樂,才能發現世界的美好,才能擁有愉快的生活。
顯然,知足或不知足,還有一個欲望大小問題。知足的人欲望很低,或者自己不願受欲望所控製,他把欲望看做是一種可大可小、可有可無的東西,能夠實現一點就已經福分不淺,如果不能實現,也毫不在意,放棄或轉移到其他方麵就是了。
誠然,知足常樂並非消極地接受現實,悲觀地麵對人生,而是以一種豁達平和的心態對待得失。知足常樂,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健康愉悅的心情,促使自己更好地去拚搏奮鬥。知足常樂也並不等於滿足現狀,停滯不前,不思進取。“知足”是對已經獲得的生活或者願望感到肯定和滿足,“知足”首先需要“有”,對擁有的感到滿足。
知足常樂也需要一定的進取心,首先讓自己擁有吃、穿、住、用、行等方麵的基本滿足,讓自己的欲望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情緒和心靈的穩定、快樂。知足常樂是積極肯定目前自身的狀態,是對目前的收獲充分珍惜,對已經取得的成果非常滿意,是對自身潛力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後才可能有的心境。知足常樂並非消極的逃避,並非得過且過,知足常樂是告訴我們要學會在肯定中前進。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每個人隻要擁有一份寧靜的心態,一定可以怡然自得。以一種平常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去感受春天般的氣息,去晚霞中的楓葉林獨自享受那份清新。人的一生,有很多坎坎坷坷,所有的困惑都是自己憂慮埋下的種子,如果能坦然處之,相信成功就近在咫尺,快樂將會紛至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