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貧寒,做了皇帝後難免有昔日的窮鄉親來京城找他。有位“開襠褲朋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來到南京,幾經周折,總算進了皇宮。
一見朱元璋的麵,這位老兄便仗著當年的友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大嚷起來:“哎呀,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你幹了壞事總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瓦罐被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怎麼,不記得啦?”
他喋喋不休地嘮叨個沒完,寶座上的皇帝再也坐不住了,心想:這個鄉巴佬怎麼這麼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盛怒之下,下令把這個兒時的玩伴給殺了。
人都是講究麵子的,很多人可以吃悶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麵子”的虧。要在社會裏求生存,必須了解這一點。
我們不但不要暴露別人尷尬的事情,當別人發生了尷尬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還要假裝沒看見,讓對方就坡下驢,保全麵子。
在一些尷尬的場合下,運用智慧與應變能力,可能化解尷尬於無形,使我們避免在社交中與他人的關係變得僵化或者得罪人。要做到這點,往往需要我們學一點裝癡作傻的工夫。裝癡作傻,就是對別人的話裝作沒聽到或沒聽清楚,避實就虛。
—家星級賓館招聘客房服務人員。經理給應聘者出了一道題目:假如你無意間把房間推開,看見女客一絲不掛地在沐浴,而她也看見你了,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第一位答:“說聲‘對不起’,就關門退出。”
第二位答:“說聲‘對不起,小姐’,就關門退出。”
第三位答:“說聲‘對不起,先生’,就關門退出。”
結果第三位應聘者被錄取了。
為什麼呢?前兩位的回答都讓客人有了解不開的尷尬心結,唯有第三位回答很巧妙——他假裝沒看清,佯裝癡呆,既保全了客人的麵子,又使雙方擺脫了尷尬。
可見,用語言應對尷尬局麵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就是佯裝不知,故意說“癡”話,好像這種尷尬從來沒發生過一樣。再看一個例子。
璐璐在一次聚合上第一次穿高跟鞋和超短裙,還化了比較濃的妝。朋友們見到她這樣的打扮,一片驚呼,自然而然地,她成了聚會的中心之一。
年輕人聚會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蹦迪,高跟鞋和超短裙肯定是不利於蹦迪的,何況璐璐還是第一回穿呢。開始她不願意下舞池,後來在朋友們的勸說之下勉強蹦了一會兒,誰知出了問題:一隻鞋跟折斷了,短裙也不小心撐裂了。她隻好裝作沒事一樣,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座位上。
一個女孩看見了,忙跑過來問她怎麼回事,璐璐回答說腳扭了。女孩關心地彎下腰去看:“啊!你的鞋跟斷了呀。真是的,怎麼這麼倒黴啊!哇,你的裙子怎麼……好了,別介意,大家都是朋友,誰都不會笑話你的,我也會給你保密的。你就在這兒坐著好了,待會兒結束了我陪你回家。”說看她又下了舞池,留下璐璐沮喪地坐在那裏。
一曲終了,大家都下場來,一個男孩過來坐到了璐璐對麵。璐璐臉上紅一陣兒白一陣兒,生怕被發現自己的窘況,趕忙說腳有點不舒服,並且把沒有斷跟的右腳伸到了前麵。男孩並不看她的“傷勢”,隻是叫了兩杯飲料,說:“蹦迪很累吧。你看起來挺文弱的,一要定小心啊。這種激烈運動連我都渾身濕透了,你肯定更累吧。以後多鍛煉鍛煉,再穿上今天這麼漂亮的衣服,那效果肯定超棒!”
兩個人聊了半天,男孩始終沒有並提起她的“傷”。其實他早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為了不讓璐璐太尷尬,他裝作不知道。這讓璐璐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位男孩就是巧妙運用了“佯裝不知”的技巧,避免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