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欲海難填,應適可而止(1 / 1)

看問題要看兩個方麵,既要看到積極的一麵,也要看到消極的一麵,人的欲望也是這樣。有了它,人們才會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發展到機械電子、高度文明的現代世界。然而欲望是無限的,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過於貪婪,隻會為欲望所驅使,成為欲望的奴隸。

這是一個很老套的故事:一個聰明的人和一個極愚笨的人同時得到了命運之神的垂青。命運之神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的3次生命中,聰明人和笨人都會擁有一輩子都用不完的錢財。

聽完命運之神的話,聰明的人提出了額外的要求:

“我比那笨人擁有更多的理性與智力,應該在生命的最後比他富有。”

命運之神答應了他的請求。

愚笨的人馬上擁有了巨額財富,他大肆揮霍,香車、美女、紅酒不離左右,並迷上了賭博,將大量金錢揮灑在賭場上。當他壽終正寢的時候,錢也所剩無幾,結束了庸俗而平凡的一生。

聰明人一生辛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突然中了1億美元的六合彩,他因為過於興奮死去了。

時光輪回,聰明人和愚笨的人得到了第二次機會,鑒於上次的教訓,聰明人又提出要求:“我要在年輕時就富有,而且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要比那個笨蛋有錢。”

命運之神斷然拒絕了這樣貪婪的請求,可是禁不住對方的苦苦請求,隻好答應了他。

聰明的人與愚笨的人果然在同一天分別擁有了花不完的錢財。愚笨的人照舊沉浸在紙醉金迷的物質世界裏醉生夢死,而聰明的人在製定了詳細的花錢計劃之後不久,又大發橫財。結果高興之餘,卻遭遇意外,早早去世。

又一次時光輪回時,命運之神第三次寵幸他們二人。

聰明的人仔細思考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完美無缺的要求。他對命運之神說:“我比那個笨蛋聰明很多,因此,我要和他同樣在年輕時走運,終生比他有錢,而且長命百歲。”

命運之神這次沒有猶豫,很幹脆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愚笨的人一切照舊,而聰明的人在不停地花錢的同時,得到了一個精神病醫生的護理。

命運之神給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一個人處心積慮地想要把所有的好處據為己有的時候,他就有病了。

這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從中能得到很多啟發:

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貪求太多,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說話、做事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卻不知道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欲望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如果為了獲取盡可能多的魚而挖幹整個池塘,所得到的結果就是從此沒有魚。過分的追求往往使得事情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倒不如適可而止,給自己留一點回旋的空間。

有一群遊客在海邊遊玩,附近有一個年近古稀的老頭坐在凳子上釣魚。老頭看起來雖然年齡很大,但是釣魚的技藝很高超。剛把釣餌放進水裏一會兒,就釣上來一條近二尺長的大魚,遊客不禁大為讚歎。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老頭把魚取下來以後,並沒有放進魚簍,而是把它扔進水裏。圍觀的人一頭霧水,這麼大的魚都不要,老頭也太挑剔了!

老頭又把釣竿放進水裏,過了一段時間,又釣上一條魚,比剛才扔進水裏的那條更大,圍觀的人又是一陣驚奇的讚歎聲,以為老頭這次該滿意了吧。要知道釣上來這麼大的魚可不常見啊,然而他們還是沒有猜對,老頭依舊把魚放進水裏。

整整半天時間,老頭一直在持續這個過程,釣了放,放了再釣,每次釣上來的魚最小的也有一尺多長,卻沒有一條能讓老頭滿意的。

直到最後,老頭又釣上來一條魚,還不到一尺長,是釣上來的魚中最小的一條。就在人們以為老頭又要將魚扔進水裏的時候,老頭卻將魚放進了魚簍,並且收拾了魚竿準備離開。大惑不解的遊客再也按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詢問老頭這是為什麼。

老頭笑了笑,指著魚簍中的魚說:“我家的盤子最多隻能裝下這麼大的魚。”

相對於那位得到命運之神垂青的聰明人來說,這位老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懂得不是所有的好東西都適合自己,也沒有必要追求事事完美。把握一個適合自己的度,適可而止才是最好的。

欲望是沒有盡頭的,適可而止,不過分追求,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