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辦事過程中,如果半道上放棄了會怎麼樣?自然是失敗。輕易放棄、半途而廢的人不會成功,失敗將是他無法改變的命運。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辭別了美貌賢淑的妻子,孤身一人去外地求學。但學業的枯燥乏味、生活的無聊困苦,使他難以靜下心來,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念家中溫柔美麗的妻子,舒適安逸的生活。
一年多時間過去了,終於,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收拾好行裝,不顧老師的挽留,急匆匆地回家了。
正在家織布的妻子驚喜地發現自己丈夫遠道回來,卻也注意到他身上那個大大的行囊,善解人意的她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放下手中的活兒為自己心愛的丈夫準備了吃的東西。等這個旅途勞頓的年輕人吃飽喝足,休息好以後,才發現自己的妻子正坐在織布機上默默垂淚,年輕人大惑不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仔細詢問。
妻子停止哭泣,沒有回答他的問話,隻是輕聲問道:
“你不是說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學成嗎?”“想家了。”“你回家住幾天?”
年輕人不假思索地說:“再也不走了。”
妻子不再說話,拿出一把剪刀,對著織布機上一塊布匹剪下去,布匹頓時成了兩段。“你……”年輕人阻攔不及,隻能大叫可惜。確實如此,這塊布圖案精美,馬上就要完工了,這一剪刀下去,立即就變成了一塊廢布。
妻子看著年輕人說道:“你覺得很可惜是不是?我自己也覺得可惜,我廢了好幾天的功夫,日夜辛苦,馬上就要完工了,可是現在它隻是一塊廢布。”
說完妻子把那塊布從織布機上拿下來,扔在了一邊。
“那你為什麼還要剪斷它?”
年輕人覺得實在是太莫名其妙了。“我不為這塊布可惜,我隻是為我的丈夫可惜。一塊即將完工的布剪斷之後就什麼也不能用了,那麼一個求學的人呢?如果能堅持到底,等到學成歸來,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為了貪圖一時的安逸和享樂而半途而廢,就會跟這塊馬上要完工的布一樣,毫無用處。”
年輕人不知道說什麼好。“大丈夫自當闖蕩天下、建功立業,再過兩年,你的同學學業有成,成為國家的棟梁,光耀門楣,可是你呢?還隻是一凡夫俗子,碌碌無為,這才是我覺到傷心的原因啊!”
說罷,年輕人的妻子又哭了起來。
年輕人羞愧萬分,對著妻子深深地鞠了一躬,拿起還沒打開的行囊走出了家門。
這個年輕人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好妻子,教會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廢。
無獨有偶,瑞典著名科學家、發明家,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獎項——諾貝爾獎的創建者諾貝爾也是一個曆經艱難而絕不半途而廢的人。
諾貝爾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他通曉俄文、瑞典文、英文、法文等多國語言,由於家庭的熏陶,從小就對科學發明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一次偶然的經曆中,他接觸到了硝化甘油,他下意識地認識到這種東西的威力,於是開始了一項偉大的研究——發明炸藥。
諾貝爾為了尋找讓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經曆了多次失敗,周圍所有的人都嘲笑他的固執,連他的父親和哥哥都不支持他,認為諾貝爾的研究不會成功。因為在他之前,別的科學家也曾經做過類似的實驗,卻都以失敗告終。然而諾貝爾沒有放棄,而是更加細心地尋找失敗的原因,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發現用少量的火藥可以引爆硝化甘油。
接下來,他開始研究更可靠的引爆方式,在失敗了很多此以後,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雷管,不僅是硝化甘油,任何火藥都可以讓其確鑿無誤地爆炸,這在爆炸技術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代價是把他的實驗室炸上了天。然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諾貝爾卻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在後來的研究中,為了改良炸藥和雷管,諾貝爾的工廠多次發生爆炸事故,不但自己屢屢受傷,參與實驗的工作人員也有多人不幸遇難,就連他的弟弟也在一次爆炸中死於非命。不隻如此,運往外麵的炸藥也事故頻頻:先是在紐約市區一個裝有硝化甘油炸藥的箱子發生了爆炸,不但道路中央被炸出了一個大坑,連附近的建築物也被破壞得一塌糊塗;不久,澳大利亞悉尼的一座炸藥庫也發生爆炸;幾乎是同時,在巴拿馬海港,一艘運載硝化甘油的船也發生了大爆炸……事故接連不斷地發生,而且大都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時間,諾貝爾和他的炸藥成了眾矢之的,遭受到人們的強烈反對。
每發生一起事故,諾貝爾總免不了要受到眾人的指責:“製造這種危險東西的人簡直就是瘋子!”“為什麼要發明這種可怕的東西!”“這是一個沒有人性的家夥,他連自己的弟弟都炸死了。”諾貝爾幾乎遭受到了所有人的仇視和反對。
然而諾貝爾沒有退卻,在巨大的壓力麵前他迎難而上,經過堅持不懈的實驗,他終於發明了一種威力大、重量輕、易搬運、安全可靠、性能穩定的炸藥,這種炸藥的誕生也徹底打消了人們對諾貝爾的懷疑,人們又稱讚他是“一位不向任何艱難困苦低頭的青年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