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學而優則仕,治國平天下之事正需要你們這些飽學之士的相助,也許要不了多久,太平盛世即將來臨!”
“多謝師父吉言!”
“謝大師指教!”。。。。。。
中年和尚的這一席話,不僅令得福臨喜出望外,更是喜煞了這些莘莘學子們,他們之中像徐元文這樣出身世家大族、富甲一方的人畢竟為數不多,更多的是與熊賜履境況相同的貧寒之士,能夠出人頭地,舉仕之途,唯有科舉呀!
“這下子我就心安理得了!”坐在一旁的陳漢斌大發感慨:
“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人心思定,足見大清已是天命所歸。
說句老實話,去年的順天、南闈科場醜聞出來之後,我輩讀書人原本都已經心灰意冷,若不是此番朝廷執法如山,求賢之意頗誠,我們真的是沒有出頭之日了!。”
“正是!”熊賜履快人快語,一掃往常性情過於嚴毅的道學勁兒:
“我原也擔心科場承明末之濫筋,弊端百出。
不過觀去年的順天科場一案,李振鄴、張我樸已經分別授首,人心大快;如今江南科場弊端已發,朝廷也定能查個水落石出,嚴懲不貸。
皇上英明有為,乃我輩儒生的洪福呀。但願天下科舉銓選一掃積弊,杜絕弊端,我輩出頭之日必將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福臨的眼睛裏倏然閃出兩道喜悅的光亮,歡快之情溢於言表,隨即爆發了一陣爽朗的大笑:
“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們這些有治國平天下抱負的儒生必將成為大清的俊傑、棟梁、有用之材!哈哈哈!”
說起科場舞弊之事,眾人的話就多了,同為讀書人,學而優則仕,誰對此不關心呢?
“皇上明睿,遠見萬裏。科場之弊誠然可惡,理應嚴明法紀,時加匡正,不過,但願不會矯枉過正,牽連到無辜之士!”徐元文在一旁感概的說道。
徐元文所發的這番感概,並不是無的放矢,他有一位至交好友,叫孫承恩,是江蘇常熟人,其弟孫腸是江南科場舞弊案的受牽連者,被遣戍邊外,並且連累了全家人。
“科舉考試一途,自古以來就是弊端不斷,縱使國家屢屢明正典刑,但還是有人鋌而走險!
考官賄買關節,大於法紀,自要繩之以法,但何必牽連甚廣?
同為科場舞弊,顯然朝廷對江南一案的懲處要比對順天一案的懲處嚴厲了許多倍,這又是為何呢?如今屢興大獄,治罪甚於大逆,無辜受牽連者求天不應,入地無門,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徐元文講的興起,根本就沒有留意到程漢斌在一旁不斷地使眼色,依舊是自顧自的一路說了下去。
他並沒有留意到,自己身邊的這位自稱叫“黃第”的年輕滿人揚了揚濃眉,本來想說什麼,但又竭力忍住了。
福臨本來準備出言反駁的,但轉念一想,這樣也好,難得聽到逆耳之言,他拿定了主意,索性沉住氣吧,若這個徐元文說的太離譜了,待會兒再出言駁斥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