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熊賜履如此一說,原本端坐在一旁的黃第眼中閃過一道驚喜的異芒,隨即仔細的端詳了這位名叫周培公的年輕人一眼,頗為欣賞的點了點頭。
“來來來,相遇即是有緣,這位大師不知法號如何稱呼,還有後麵的這位小兄弟,咱們坐下來一起聊吧!”
熊賜履原本就已經有點喝高興了,如今又碰到老鄉,更加興奮了起來,非要拉著玉林三人一同坐下。
“這位是五台山清涼寺主持玉林大師!後麵的這位,則是玉林大師的高第呂嶽,我們三人是同路進京的!”
“清涼寺的主持?”福臨聞言心中一動,這必定是緣分了,前一陣子還聽聞嶽樂提及到,他已經邀請了佛門臨濟宗第三十五代傳人玉林禪師進京講法,卻沒想到先在此地遇上了!
“原來您就是玉林禪師!在下——呃,在下姓黃名第,山西人士,久聞大師乃是禪宗正統,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向大師好好請教一下!”
黃第滿臉堆笑的站起了身子,對著玉林禪師做了一個揖,說道。
玉林禪師聞言,隨即抬起了頭,深深的凝望了一眼這位裝束平凡的清秀年輕人,眼中閃過了一絲訝異之色,微微動容,隨即雙掌合十,深深的輯了一禮下去:
“這位黃居士,貧僧見你眉宇間隱然帶有一絲佛性,乃是夙植大善根、大智慧之人,天然種性,信仰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是故為金輪王轉世。
雖為萬乘之君,但慧性敏捷,時以萬幾之暇,體究禪宗,乃是與我佛有緣之人!
不過,請恕貧僧直言,居士你的眉宇之間另有一股陰晦之氣,最近一定要諸事當心!”
福臨聞言又是一呆,有些迷惑地看著老和尚:“大師此話怎講?”
玉林微微一笑,直盯著福臨解釋說:
“貧僧觀居士氣概,有我佛普度眾生之誌,但我佛如此宏願,亦非一蹴而就,須得靠居心一心一意弘揚佛法,曉諭眾生,方可使世界脫離苦海,同登樂土。
方今塵世生靈塗炭,正氣不張,在此汙泥濁水之中,居士年紀輕輕,便能成就此番大業,實屬大不易,此乃吉人天相也。
但天下之事,紛雜浩繁,豈能有一人做完?
故貧僧奉勸居士一句,紅塵俗世,皆身外之物,居士千萬不要看得太重,否則就躲不過輪回之苦了。”
福臨點著頭,似有所悟。半晌才問了一句:“大師箴言,確實令弟子有茅塞頓開之覺,不過,眼下令弟子最為憂心的乃是,不知這天下承平之日何時到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居士既然有此憂思,那麼天下承平之日真的可期了!
眼下人心思定之勢已不可逆轉,西南與東南邊睡不日即可收複,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也許東南海外的不平還要持續一段時日,但已經無妨大局。”
說著,玉林禪師微笑著朝在座的諸位儒生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貧僧今日看在座的各位都是飽學之人,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來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