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到信息靈通
有錢人認為,信息到處都是,你不必走遠,隻需要多看、多聽、多思,你就會在自己的身邊找到她,如果想讓自己的財富增加,就必須讓自己的信息細胞靈活起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靈則經營活;經營活則效益增。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就是效益。
美國著名的猶太實業家,同時又被譽為政治家和哲人的伯納德·巴魯克於30歲之前已經由經營實業而成為百萬富翁。他在1916年時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國防委員會”顧問,兼“原材料、礦物和金屬管理委員會”主席,以後又擔任“軍火工業委員會主席”。1946年,巴魯克擔任了美國駐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代表,並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巴魯克計劃”,即建立一個國際權威機構,以控製原子能的使用和檢查所有的原子能設施。無論生前死後,巴魯克都受到普遍的尊重。
創業伊始,巴魯克也是頗為不易的。但就是猶太人所具有的那種對信息的靈通,使他一夜之間發了大財。
1898年7月3日晚,28歲的巴魯克正和父母一起呆在家裏。忽然,廣播裏傳來消息,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被美國海軍消滅。這意味著美西戰爭即將結束。
這天正好是星期天,第二天是星期一。按照常例,美國的證券交易所在星期一都是關門的,但倫敦的交易所則照常營業。巴魯克立刻意識到,如果他能在黎明前趕到自己的辦公室,那麼就能發一筆大財。
在這個小汽車尚未問世的年代,火車在夜間又停止運行。在這種似乎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巴魯克卻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趕到火車站,租了一列專車。巴魯克終於在黎明前趕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在其他投資者尚未“醒”來之前,做成了幾筆大交易,他成功了。
巴魯克對這信息十分地敏感與靈通,從信息中推斷出對自己有用的結論,據此作出決策,並采取相應的行動,使巴魯克確確實實地占據了先機。巴魯克在不無得意地回憶自己多次使用類似手法都大獲成功時,將這種金融技巧的創製權歸之於羅斯柴爾德家族,但顯然,在對信息的“理性算計”中,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巴魯克發財致富的原因就是掌握了大量的信息,進行獨特的運用、操作,因此他就比別人搶先了一步,在最短的時間裏成為了富商。
3.要好好地運用信息,盡快致富
有錢人明白,決策成敗的前提是信息、情報的及時、全麵、準確。然而,要及時、全麵、準確地獲取信息,不僅要建立靈敏的信息網絡,而且還要有強烈的信息意識,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有敏捷的思維方式,對信息具有敏銳的識別與捕捉力。信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需要人們時時去抓住,去好好地利用,利用得好,就會為你創造無限的財富。
葉鬆根,祖籍台灣台中市,1940年出生。現為台灣羽田機械集團負責人。葉鬆根的發跡是在台灣經濟開始迅速發展的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的,他先從打工開始,在熟悉了工業生產管理和銷售環節等情況後,他籌借了一點資金,開始創辦摩托車維修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台灣的進口摩托車迅速增多,葉鬆根的摩托車修理業務從開業那天起,一直十分興旺,使他賺了一些錢。
葉鬆根是位善於觀察和分析的企業家,在羽田摩托車維修行的生意興隆之時,他得知以後市場將會被汽車所代替。據此,他決定在摩托車維修業務基礎上,增加汽車維修業務,並自行設廠生產摩托車及汽車零件。果然市場按如其所料的走勢發展,使其又增多了贏利,資本積累增多了。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又進一步創立羽田汽車工業公司,成為台灣最年輕的汽車工業行業的先導。在汽車工業起步之初,他以組裝為主,將國外的汽車主要部件如車殼、發動機、底盤等進口,組裝為成車出售。後來自己逐步生產一些零部件,把組裝業深化,使羽田機械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為集團公司。
葉鬆根在汽車業績正好之時,又覺察到該行業競爭激烈。於是,他將積累的資本向高科技業和服務行業發展。他投資了數千萬美元發展航空工業,他認為該行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項目,是一般企業無法參與競爭的。與此同時,他又投資競爭激烈的一般服務行業,投入數千萬美元辦起高島屋百貨。對於這項投資,似乎與投入科技業的想法是矛盾的,但他卻認為是文武之道,有張有弛,多樣化經營,有回旋餘地才能使發展空間廣闊。近幾年,葉鬆根的業務發展還推向雲南省及沿海省市,以利用當地的人才資源和市常
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掌握信息、提煉信息,並好好地利用信息。
雅各布和奧利爾兄弟倆老家在埃森城。當時母親開設一家小鋪,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很顯然,日子過得很清苦,1948年即德國貨幣改革那一年,母親逝世,留給他們的,隻有一個零售小鋪。
生活和經營的全部重擔落在了兩兄弟的肩上。這一年,雅各布27歲,奧利爾25歲。
憑借年輕力壯,血氣方剛,二人拚命掙紮,將小店加以擴展,還增設了幾家小分店,名曰“迪爾邁”。可是因為資金有限,他們的小店簡陋陳舊,每天點著無罩白熾電燈,出售一些罐頭、汽水飲料、點心之類。一年下來,所賺無幾。
雅各布問弟弟:“你說,同樣開商店,為什麼有的賺錢,有的賠錢;有的賺大錢,有的賺小錢?”
奧利爾回答說:“原因很簡單,經營策略不同,其結果也各異。”
雅各布連連點頭,然後又深有所悟地道:“也就是說,隻要經營得當,本小也可以利大,是不是?”
“那還用說,別小瞧咱們本錢小,如能得法,也可能賺大錢。”
“奧利爾,你有什麼想法嗎?”
奧利爾頓時語塞,搖了搖頭。
雅各布像是自言自語,又似說給弟弟聽:“哎,現在缺少的就是一個高招兒!有了高招兒,就好了。”兄弟倆相對無語,他們誰也拿不出這個“高招兒”。
過了一會兒,雅各布冒出了一句話:“光憑空想象是出不來高招兒的,我想,不妨做市場調查,也許……”
一隻有力的大手拍在奧利爾的肩上:“兄弟!你說的有理,咱們明天就試試看。”
雅各布一向欣賞弟弟的頭腦靈活,今天聽他之言正中下懷。雅各布十分高興。
於是,兄弟二人安排好店裏的事情。第二天騎上自行車,周遊大街小巷。
他們每到一處商店,都要進去轉轉。他們跑了三天,也沒有發現什麼獨到之處。但他們並未因此而灰心。第四天下午,兄弟倆來到一家“消費商店”。他們二人注意到這裏顧客盈門,許多顧客大包小包買東西,仿佛商店白送似的。
“走,進去瞧瞧。”奧利爾停下來,向店門口走去。雅各布也跟著而來。奧利爾見一張大紅紙貼在商店一側,不知上麵寫什麼;又見許多人圍著看,並議論紛紛:“免費購百分之二……還有這等便宜事?”“這等於降價百分之三,這是全市最低價?”“走哇,快去買吧!去晚了,說不定沒什麼好貨品了呢1兄弟二人見店門外還有一張告示,上麵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