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信息轉化為財富(1 / 3)

信息是事物的核心,是成功的鑰匙,掌握的信息越多,知道得越細,在商戰中就越會有取勝的把握。

有人戲謔說,上帝創造人類時,讓每個人都有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卻隻有一張嘴巴,就是希望大家多看、多聽、少說。多看,就是讓你多掌握文字的信息;多聽,則是多了解有聲的信息;少說就是多做實事。

也許你會說:“是的,我也知道信息很重要,可我不是間諜,怎麼可能搜集到信息?”事實上不然,隻要用你的兩眼、兩耳和一張嘴巴也能得到重要信息。你的朋友、你的競爭對手、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都會有大量信息隨時隨地提供給你參考;食堂、酒會、舞會、咖啡屋……都能成為信息的源泉,實際生活中處處充滿著信息。善於觀察生活的人,總能找到成功的機遇,也就是說對信息的敏感性要強。

敏感性來源於善思考、善聯係、善挖掘,透過信息的麵紗來感知隱含著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好比在荒原上尋寶,寶不可能明擺在你的麵前,要通過它表麵的異常表現(信息),判斷寶可能就在下麵,然後把寶挖出來。如果非要眼睛直接看到寶才彎腰去拿,那幾乎沒有可能,大量的信息都會從你身邊流過,而你卻與它無緣。

1.善於運用信息創造財富

信息到手,能否把它變成財富,取決於掌握信息的人善不善於用信息。其中,人的創造力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有價值的信息可以轉化為知識,但知識還不能直接創造財富。在知識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判斷、推理,是個認識過程,表現出人的智力高低。然後,對信息進行選擇、綜合、歸納、整理,利用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創造力的表現。

北京某襪廠廠長素有“信息廠長”之稱。一次聽一位日本專家說:“一位風度翩翩的女士,她的臉蛋占40分,身材占30分,兩條腿占30分。”他聽了之後眼前猛然一亮,原來日本企業家開發新產品是從研究人體美開始的。而我們卻一直局限在腳上,也就是一條腿的1/3.他想,我們必須擴大對人體比例的研究,從女人一條腿的1/3開始,要使腿粗的女人穿上襪子顯得秀麗,腿細的穿上顯得豐滿,腿短的穿上顯得修長,腿長的穿上顯得雅氣,有羅圈腿的穿上顯得挺直……於是,各種色調的長簡無跟襪、加厚連褲襪、男女兼用襪、高彈迷你襪等新產品相繼投入市場,工廠效益大增。

有時,有的信息,雖不需太多的創造就可利用,但也要通過創造性的思維和靈活、巧妙的手段,才能達到善用的目的。

信息八方來,決策千裏外。在皖、蘇、魯、豫四省交界的黃河故道,有一家400多人的小廠——安徽省某縣化工廠。2002年7月底,這個廠還積壓著價值140萬元的產品,虧損14萬元,每月要付銀行利息萬餘元,幾乎麵臨倒閉。

2002年8月,新廠長趙文龍走馬上任,到2003年11月底,存貨出清,扭虧轉盈,淨利32.5萬元。人們稱趙文龍是一位“人小膽大”的“信息廠長”。趙也感慨地說:“這一年多,我吃過信息不通的苦,又嚐到信息暢通的甜,可謂甘苦備嚐,苦盡甘來。”

此縣化工廠自1993年建廠後,一直生產丁醇、丙酮等化工原料,到2001年底都十分暢銷。2002年上半年市場行情起了變化,趙文龍並不知道,和許多“生產型”廠長一樣,埋頭抓生產,能耗大幅度下降,班產、日產、月產都創本廠曆史紀錄。

可是,生產上去了,產品卻滯銷了,庫存積壓嚴重。於是,他立即挑選精幹人員,成立情報信息股,帶隊出去走訪用戶。走訪後才得知,因為有關部門進口了一大批同類產品,本廠拳頭產品丁醇、丙酮一年內行情不會好轉。他們又得知,食用酒精在東北市場暢銷。趙文龍決定立即停產丁醇、丙酮,迅速轉產食用酒精。不到1個月,轉產試車成功,投入批量生產,短時間內獲利20萬元,工廠這才“柳暗花明”。

趙文龍建立的情報信息股,下屬信息篩選組、對外聯絡組和新產品試驗車間,近50名員工,“觸角”伸向四麵八方。另有7名銷售員兼職收集情報信息,每次出差歸來都要寫出書麵報告。信息股一建立,就訂了100多份科技經濟信息報刊,由信息篩選組按新產品成果、市場行情等分門別類地加以剪輯篩眩

趙文龍在辦公室裏備有《經濟參考》、《技術市撤、《化工商情》等6種報刊供隨時查閱,每天下午還翻閱信息剪輯,博采廣聞。當他看到某科技報上刊出一則很有前途的化工產品試製成功的消息後,當晚就派人乘車去湖南洽談技術轉讓。不到半個月,全套技術資料到手,僅投資1000多元,就試產成功。

麵對我國食品工業迅速發展的勢頭,高效食品防腐劑山梨酸對化工企業很有吸引力,不少廠家都在千方百計引進這項新產品。趙文龍從對外聯絡組得知,安徽某師範學院研製的山梨酸小試成功,馬上趕去洽談。幾經周折,迅速轉讓到本廠試駐車間試產,搶在許多廠家之前投放市場,用戶紛至遝來,爭相要貨,僅長沙一家工廠就一次訂貨600公斤,價值6萬元。

之後,趙文龍又決定增訂報刊200多份,他說在獲得信息上花點小錢可以獲得大效益。他們還廣交朋友,聘請10多位專家、教授當顧問,與清華大學等6所大學科研單位簽訂聯合開發新產品和技術谘詢的長期協議,並在上海等地設立情報站,每天定時向工廠傳遞最新最快的消息。

趙文龍搞信息的興趣越來越濃,他每天上午用1小時左右看往來賬目,了解本廠的銷售信息;下午就到情報信息股,研究分類信息和新產品試製情況;晚上還要翻翻“信息大全”。

有次,他通過查賬本發現和得到了人才。當丙酮銷路不暢時,他去查賬本時發現天津一家廠子以每噸高出近千元的價格購買本廠丙酮,深感不解。他隨即前去明察暗訪,原來有位“科技流浪漢”在此幫助生產橡膠防老劑RD,主要原料正是他們化工廠的丙酮。這是一個極有前途的產品,他同這個廠協商,付給一筆技術轉讓費,招聘來了這位“科技流浪漢”,並立即投資試產橡膠防老劑RD。結果不到2個月試產成功,通過省裏鑒定。到2003年底生產50多噸,盈利200多萬元。

趙文龍從信息中聘得人才,對搞信息的人才也發揮其所長,重用重獎。他大膽啟用有高文化、懂技術、有才幹、但受過處分,長期無人敢用的某技術員,提拔他當了新產品試驗車間主任。

一年來,這位新主任不辭辛苦,利用在各大學和科研單位的老師和同學關係,為工廠收集了30多條有價值的信息。其中山梨酸等3條信息引進的新產品已試產成功,產品暢銷全國。2003年10月,趙文龍召開全廠大會,獎給這位主任一套房子,並晉升一級工資,對其他提供信息有功的9人也晉升一級工資。

趙文龍重視信息,一年之間就使工廠扭虧轉盈,創利之高創建廠以來的曆史紀錄。工廠也從生產型轉為經營型,從封閉式的埋頭生產轉為開放式的麵向市常這位全國優秀青年廠長趙文龍真是“廠長不出門,信息八方來,網絡遍全國,決策千裏外”。

要把握信息,走在機會的前麵,做好市場調查和預測,如果沒有對市場走向的洞察,再好的謀略也難奏效。同時還要善於辯證地思維,從事物的多側麵的對立統一中尋找“商機”。一條信息可以救活一個麵臨破產的企業,也可以使許多人致富,信息靈通會給事業帶來不可想象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