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感謝你的競爭對手
很多時候,將我們送上領獎台的,不是我們的朋友,而恰恰是我們的對手。那些讓我們仇視的人,恰恰讓我們一點一點地進步,並且能夠體味到成功的甘甜。
競爭對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但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我們的對手呢?許多人都視對手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如果我們沒有對手,也許就會走向極端,走向滅亡。
一位名叫朗凱寧的作家曾寫過一篇名叫《對手》的小說:
誌和文成為對手,是因為一個女同學。那是在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倆同時愛上了一個叫穎的女同學。穎是中共黨員。她對他倆的條件要求非常明朗:誰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她就嫁給誰。
於是,誌和文同時向黨組織交了入黨申請書。一年後,誌成為一名黨員。當文第二次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時,誌在討論會上說文動機不純,他是為了愛情。也許是命運注定,畢業後,他倆被分配在同一部門工作。他倆的爭鬥讓穎生厭,結果誰也沒有得到穎的愛情,得到的,隻是彼此的怨恨。這怨恨使他倆留一個心眼去盯對方,一旦發現對方有什麼紕漏,就毫不留情地捅出去。他倆的目標很明確。
誌當上股長的時候,文無可挑剔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誌無可挑剔地當上科長的時候,文也同樣當上了股長。
他倆就這麼相互盯著,相互攀升。
當誌當上了處長時,文也當上了科長。
誌當處長,有許多人送錢、送禮物給他,他都不敢要,他覺得文的一雙眼睛正在盯著他。一回,他實在忍不住,心動了,收了人家送來的3000元。夜裏,他做了個夢,夢見文高興得哈哈大笑,說:“這回你完了,3000元已經夠處罰條件了,你完了。”他嚇出一身冷汗,第二天就把錢送到紀檢部門去了。
文的機會也同樣多。
……
就這樣,他們以無可爭議的清廉和才幹,坐上了更高的職位,且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眼下,他倆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齡。
一天,兩人相見,互望著對方,禁不住緊緊擁抱,且激動得熱淚盈眶。是的,沒有這樣的對手,誰敢說途中會怎樣?
一生平安,得益於對手的“嗬護”。
他們都深深地感激對方。
其實我們無論何時都應該感激對手,正是由於對手讓我們有了危機感,我們才會不斷地進取,以獲取更大的成功。沒有對手我們就不會有進步;沒有對手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沒有對手我們就不會走向成功。
經典悟語
其實我們無論何時都應該感激對手,正是由於對手讓我們有了危機感,我們才會不斷地進取,以獲取更大的成功。
第二節 是對手讓你變成了強者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過研究。他發現東岸羚羊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不一樣,平均每分鍾要比西岸的快13米。
幾經努力,動物學家才明白,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在它們附近生活著一個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為缺少這麼一群天敵。
大自然的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對手,自己就不會強大;沒有敵人,就不可能談什麼勝利。別再詛咒你的對手與敵人,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促成了你的成長。
古印度有位英勇無敵的王子,某次征戰之後,率兵得勝回朝。在盛大的慶功宴上,王子謙遜地舉起金杯,向前輩、大臣、在座的將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感謝,甚至連為他牽馬的仆人也沒忘記,這使得大家深深感動。此時,旁邊坐著的老國王提醒道:“我的孩子,有一個最重要的人,你還沒向他致謝呢。”那王子怔了半晌,終想不出,隻好向父王請教。隻聽老人一字一句地說:“你的敵人。”
人的一生,無論順利還是坎坷,注定要扮演“戰士”角色,與大大小小對手或“敵人”相遇。戰場上的真刀真槍自不必說,哪怕是在和平年代裏,大到創新事業,小到一場牌局,同樣需要艱苦奮戰,才能穩操勝券。
在許多時刻,敵人和對手顯得比朋友更真誠,當他打敗你,絕對不會留什麼情麵。他嘲笑你時,那份冷酷刻骨銘心。是對手或敵人的強悍讓我們晝夜習武,練成一身好功夫;是對手或敵人的狡詐,使我們時刻保持警覺之心;是對手或敵人的強大鞭策我們臥薪嚐膽、韜光養晦;是對手或敵人的智慧激勵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是對手或敵人的威脅警醒我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對手或敵人的圍追堵截才使我們不斷否定自我,才使我們打敗了真正的敵人——我們自己;是對手或敵人的暫時的麻痹或懈怠,才導致了我們的幸運和成功。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