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擁抱好心情,主動排解“情緒毒素”(2)(1 / 3)

如果你很容易發怒的話,那麼就說明你可能有一些還難以解決的問題壓在心頭。你就需要找出這些問題,然後設法擺脫它們,繼續前進。有人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真正聰明的人,是學會從他人的怒火中取得溫暖,而不是順著自己的怨氣燃燒自己。

下麵這個故事中,富蘭克林的經曆也向我們說明了克製怒氣的重要性:

有一次,有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富蘭克林一個人在排版間工作的不滿,便把屋裏的蠟燭全部收了起來。這種情況一連發生了好幾次。有一天,富蘭克林到庫房裏去趕排一篇準備發表的稿子,卻怎麼也找不到蠟燭。

富蘭克林知道是那個人幹的後,忍不住跳起來,奔向地下室,去找那個管理員。當他到那兒時,發現管理員正忙著燒鍋爐,同時一麵吹著口哨,仿佛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富蘭克林抑製不住憤怒,對著管理員就破口大罵,一直罵了足有5分鍾,他實在想不出什麼罵人的語句了,隻好停了下來。這時,管理員轉過頭來,臉上露出開朗的笑容,並以一種充滿鎮靜與自製的聲調說:“呀,你今天有些激動,是嗎?”

他的話就像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子刺進了富蘭克林的心贓。

富蘭克林的做法不但沒有為自己挽回麵子,反而增加了他的羞辱。他開始反省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富蘭克林知道,隻有向那個人道歉,內心才能平靜。他下定決心,來到地下室,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說:“我回來為我的行為向你道歉,如果你願意接受的話。”

管理員笑了,說:“你不用向我道歉,沒有別人聽見你剛才說的話,我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們就把它忘了吧。”

這段話對富蘭克林的影響更甚於他先前所說的話。他向管理員走去,抓住他的手,使勁握了握。他明白,自己不是用手和他握手,而是用心和他握手。

在走回庫房的路上,富蘭克林的心情十分愉快,因為他鼓足了勇氣,化解了他和管理員之間的矛盾。

從此以後,富蘭克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因為凡事以憤怒開始,必以恥辱告終。你一旦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另一個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管理員,還是有教養的紳士,都能輕易地將你打敗。

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後,富蘭克林身上也很快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的筆開始發揮更大的力量,他的話也更有分量,並且結交了許多朋友。這件事成為富蘭克林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成功後的富蘭克林回憶說:“一個人除非先控製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成功。”

有時候一個平日工作勤懇、業務熟練的人之所以不受大家的歡迎,大多是因為他不善於管理、控製自己的情緒。他們往往自以為是,容不得任何批評建議,常怒氣衝衝,向同事發脾氣,或是為一點小事到處抱怨,罵罵咧咧或者牢騷滿腹,怪話連篇。

眾所周知,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有時自己控製得還不錯的情緒,一下子就被別人破壞了,而別人的情緒也常常被自己“汙染”。

如果你總是走不出過去的陰影,憤憤不平、牢騷滿腹、自怨自艾,那麼就很難保持良好的自我控製力,你最終想掌握自己命運的希望就會付諸東流。

經典悟語

真正聰明的人,學會從他人的怒火中取得溫暖,而不是順著自己的怨氣燃燒自己。

第五節 冷靜的心能夠應對一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