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平衡之道(2 / 2)

李默聽了這話,一拍大腿,讚道:“好,這個辦法好,我這就讓張顯選幾個能幹的翰林院學士來,讓他們幫朕看那些奏折。”

李道遠道:“你事先跟他們講講,讓他們明白怎麼分個輕重緩急,他們看完簽署自己的意見即可,那個可字,我看你還是找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太監去抄寫吧。免得這幫書呆子識破了你的詭計,回過頭來罵你是昏君。”

李默道;“昏君?朕像個昏君嗎?”

李道遠道:“你當然不是昏君,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嘛。畢竟他們在翰林院待兩年就要放出去,這等皇家機密可不能告訴他們。而那些內官嘛,一輩子都在宮裏跟著你,沒你罩著他們屁都不是,所以你不必擔心什麼。”

李默深以為然,當即抓起杯子一飲而盡,叫了聲:“痛快。”

自己斟酒,說:“你我一醉方休。”

李道遠道:“點到為止,五六分最好,然後去後宮走走,做了皇帝也不能廢了人倫不是。”

李默道:“不廢人倫,不廢人倫,皇帝是人不是神,我辛辛苦苦當這皇帝幹什麼,我又不是傻逼學人去做苦行僧。”

吃飽喝足,李默丟開一切公務轉去了後宮。

皇帝的後宮很大,美女真多,不常來走走真白瞎當了這個皇帝。

隔日李默讓宋蘊選了十八個年輕幹練、有一定為官經驗、明達事理的翰林學士入駐內廷勤政殿,為皇帝提供谘詢,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閱讀內閣轉來的奏折和公文,然後就行否給出自己的意見。

有資格直接向皇帝上奏折的沒有生瓜蛋子,天子的威權在那擺著,福禍旦夕之間,誰敢沒事胡言亂語,自然是經過審慎考慮的。

至於那些公文,到達禦前時至少經過了幾道手,技術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剩下的就是選擇的問題。

以內閣大學士們的閱曆和能力除非重大失誤,否則大部分時間裏翰林學士們隻需在墨擬上選擇寫“可”就行了。

學士們的意見會被認真記錄在案,因為皇帝很重視他們的意見。

有了這樣一道防火牆,李默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做個甩手掌櫃了。

天下還是由經驗豐富,富於才幹的宰相們打理,但體製卻便於皇帝大權獨攬,操控一切,有了這樣一項製度,就算往後出現幾個昏庸之主也不至於三下五除二把這天下霍霍沒了。

天子的案牘勞形被轉嫁給一群聰明的小宦官,他們躲在一間戒備森嚴的房子裏,模仿皇帝的筆跡把內閣墨擬的內容抄寫在一份份奏折、公文上,字跡模仿的惟妙惟肖,幾可亂真。

剩下的事交給秘書省去辦。

有了這麼一個措施,李默終於從冗繁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了,大權依然在握,卻無需沒日沒夜的勞頓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