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魏州方麵並沒有發現,如今工程進入到尾聲,王寅卻搞了這麼一出出來,顯然不是沒事找事,他一定是有所察覺。
這件事當然有些棘手,若是同意魏州提出修改,弄不好這些暗門就破了,這勢必會助長地方割據的氣焰,但若否決——這當然不是什麼難事,工部能找出一百條理由否決他——卻會讓魏州徒生警惕之心,所以唐安貞決定親自來處理這件事。
他一方麵回文說前方案已經報請內廷批朱,工部無權修改,以試探魏州方麵的真實用意。
魏州方麵很快就有了回應,聲稱他們不是要大改整個加固方案,而是就技術細節做一點簡單的調整,原因是他們在報送方案的時候對城牆內部結構並不是很清楚,工程施工之後才發現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要設法彌補一下。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不是工部一家能做主的事了,所以他一麵繼續跟魏州打公文官司,拖住他們,一麵奏明皇帝,請求聖裁。
李默微微一笑,問內閣分管工部的詹孝川和馮布對此有何看法。
詹孝川目視馮布,顯然是不想發表意見。
馮布道:“魏州乃河北重鎮,其城防乃是重中之重,既然前期做的方案有問題,老臣建議可派有司官員親赴魏州,會同當地重新擬一份新方案報審。”
此言一出,眾皆莞爾,困擾唐安貞多日的難題在馮布那完全不是事,既然搞不清楚魏州的真實用意,與其在這瞎猜,倒不如派人過去探探。
這一來而去的怎麼著也有小半年了,到時候形勢如何變化誰能說得準,也許時機成熟朝廷已經在著手收拾河北割據之雄了。
李默問唐安貞:“卿家以為如何?”
唐安貞道:“宰相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又議論了幾件事,秘書監宋蘊就宣布退朝了。
回後殿喝點茶水,吃些點心,休息了一會兒。
更多的奏折和公文就被送了進來,堆在龍書案上,看的人直眼暈。
蕭梁和前朝時,皇帝隻閱奏章,六部和各地的公文都由政事堂處置,有政事堂這一層過濾皇帝就輕鬆多了。
自打政事堂改成了內閣,各地的奏章、公文都湧入了內廷,內閣有四個大學士,二十四位郎中,尚且忙的昏天黑地,內廷隻有皇帝一個人,這麼多東西不要說批閱,就算是浮光掠影的讀一遍也是一項極其繁重的勞動。
而且朝廷有明文規定,公文辦理是有時間限製的,各部都在拚命,難道在皇帝這掉鏈子?
所以李默隻能放棄一切娛樂,埋頭苦幹。
一晃就到了午後,秘書省的人幾次送飯過來,都被李默的貼身內侍馬鈺擋駕。
因為馬鈺知道,李默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脾氣壞的很呢,這個時候去招惹他完全就是找抽型的。
又過了一個時辰,見李默還是沒有停下用膳的意思,馬鈺有些急了。
正要起身去勸,卻聽背後有人咳嗽了一聲,回頭看時卻是秘書省通判李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