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待機而動,奪回寧家江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那麼好的一手牌都被打的稀爛,現在想翻盤,談何容易呢。
弄不好不但身死,還要族滅啊。
還是安安分分的做個傀儡皇帝吧,至少在這未央宮裏他還是天,還是太陽,得過且過,混一日算一日吧。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他的貴妃石芙蓉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這個女人給他生了個兒子,母憑子貴,被封為貴妃。皇後楊怡膝下無所出,又不得丈夫喜愛,整日價苦著一張臉,如今吃齋念佛,屁事不管,活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個清心寡欲的老怨婦。
皇帝已經很久很久沒見她的麵了,陌生的連她長什麼樣子都記不清了。
後宮是個名利場,得寵者昌,失寵者亡,看到皇後倒黴,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輕妃嬪就蹬鼻子上臉,屢屢向正宮之位發起挑戰。
皇帝樂得在一旁看熱鬧,朕的江山就剩眼麵前的一塊地方了,沒有朝臣的精彩表演,再不找點樂子會很悶的。
皇帝的漠視讓挑戰者氣焰更加囂張,打的皇後無還手之力,節節敗退。
眼看正宮之位岌岌可危,貴妃娘娘出手了,她把自己唯一、也是皇帝唯一的兒子送去給皇後娘娘撫養。
宮裏的妃嬪都是皇帝的妾侍,所生之子皆是庶出,嫡庶情分早定,要想繼承皇位那首先得有嫡子的身份。想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途徑,自己進位為皇後,那一切自然順理成章;
若做不到這一點,那就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孩子送給皇後撫養,博得皇後歡心,得到皇帝認可後也能獲得嫡子身份。
所以曆代宮中當皇後無子時,妃嬪們都願意把自己的兒子送給主母撫養,以求他日的榮華富貴。
當然未央宮這裏是一個例外,皇帝隻有一個兒子,而他的母親既比皇後得寵,又比皇後能生養,且已經貴為貴妃。
她的位份雖然在皇後之下,權勢可強的太多,與其卑微地去討好皇後,何不奮起一擊把皇後幹翻在地取而代之呢。
很多人都搞不懂,一些人就在背後譏諷石芙蓉出身太低,眼界太窄,格局太小,又一味的愚忠,隻有皇帝寧買昌看的清清楚楚,但也隻是明白在心裏,他不會點破,更不會去幹涉。
有貴妃的幫襯,皇後六宮之主的地位牢不可破,但皇後還是超然恬淡,隻想吃齋念佛,其餘什麼都不想管,那麼皇後之下的貴妃就成了後宮裏最有權勢的女人。
但也隻是後宮而已。
這大夏的天下雖然還姓寧,但實權已經旁落。
寧家皇帝的號令不出未央宮,宮牆之外是別人的天下,皇帝如此皇後又能如之奈何。
不過皇後並沒有因此而懈怠,她努力尋找突破口,而且她還真的就找到了突破口。
李默靠軍隊起家,所以對軍權一貫看的很重,又是衛府的大頭領,衛府方麵也不容他人置喙,有這兩樣在手,寧家皇帝也隻能關起門來自己玩。
至於政事堂、六部、九寺五監的那些文官們,都是些趨炎附勢、欺軟怕硬的家夥,那邊強他們跟那邊混,現如今都是跟著李默走,但有個地方卻被李默所忽視了。
東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