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石天官之墓(1 / 3)

(四)石天官之墓

天官

《周禮》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以塚宰為長官。天官塚宰為百官之長,總理政和。塚宰又稱太宰,凡與其他五卿並列時,稱太宰,所屬各官如宮正、宮伯、膳夫、庖人、內宰、寺人、女史等,多係內廷人員。故稱塚宰則如後世的宰相,稱太宰則如殿中監或內務府大臣。春秋時則以塚宰為執政者的美稱。北周依《周禮》置六官,設天官府,以大塚宰卿為主官,正七命,不用太宰之中,或總攬國政,或僅存虛名。所屬有禦正上大夫,司會、宗師、左右宮伯、納言、膳部、太府、計部八中大夫及太醫下大夫、司內上士以及各大夫的屬官。唐光宅元年(684),曾改吏部為天官,吏部尚書為天官尚書。神龍元年(750),複原名。

吏部尚書稱為吏部天官,但其他部的尚書,如刑部尚書稱為天官也是可以的。

天官之在宋代較多,意思是天子親賜的官職,包括6部尚書和侍郎,恭稱時包括主事。宋時寇準曾任雙天官議事傳為佳話。

不同於民間的天官是財神

東王莊這場聲勢浩大的拜神求藥,令我們潛意識裏都受了莫大衝擊,產生了無數謎團,一時間,對於村裏曾經發生過的一應神秘事件都產生了莫大興趣。出乎我意料的是秦書記少年時的經曆。

那天郭姐喊我們去家吃飯,秦書記誇我通訊稿寫得好,郭姐卻不再避諱地說:“可惜沒求到藥。真該自己去的。”我遺憾地陪著笑,沒能給郭姐求到藥我還真挺過意不去的,不過我也沒轍,按神仙的意思,藥可能本來就不多,估計連親自去的還不夠發,何況我這代求的呢。想想西遊記裏唐僧到了如來佛那兒想取經還得上交了紫金缽盂呢,咱空著手管神仙討著討那,神仙還不早坐吃山空啦?

秦書記說:“咳,我說,就算再怎樣吧,也不能全信到鬼神上去對吧,過去人們當神跡的種種事情,科學進步了不是都有了科學的解釋了嘛!”

郭姐卻不給他麵子:“那說的你小時候得那場病呢?那也有科學的解釋?”秦書記連連搖頭:“啥呀啥呀,說不過你不說了。”

我和小梅趕緊追問郭姐:“怎麼回事啊?秦書記小時候生什麼怪病啦?”秦書記一甩手:“咳,啥怪病,嗯,也是有點怪。你們倆真是好奇心大。”郭姐順勢說:“那你就說說唄,讓她們也聽聽你的科學解釋。”秦書記瞪了老婆一眼隻好說:“原來想著覺得不可思議,後來讀點書再想,我就覺得沒啥大不了了。咳,我小時候,也就十三四歲年紀,生過一場大病。那倒真是鬼門關上走一遭!”我們和郭姐對望一眼,都會心一笑,還不信呢,還說鬼門關上走一遭!

“我突然生了重病,高燒不退,昏迷了十多天,後來更是氣息全無,無論怎麼看,我都是已經死了的。雖然我爹我娘不相信,不舍得,哭得死去活來,可我‘死’了第三天時,家裏已經不得不給我準備後事了。我爹和我娘就守在我床前,哭著喊我的名字,一遍一遍地要我回來吧,不要走,這也是老時候的辦法,喊魂兒。這當然是我醒了後我娘說的。而我當時卻感覺是奔跑在一條幽暗的巷道裏,下過井嗎?就是井下巷道的樣子,隻是不會那麼悶,我當時就像被催眠了,什麼也不想就隻想往前跑,好象前麵有什麼力量強大者在一刻不停地召喚著我,我聽得到有人在身後焦急悲痛地喊我的名字,卻連分辯一下這熟悉的聲音屬於誰的心思也沒有。心裏還煩:‘這麼死命喊我幹啥啊!’好象就要跑到頭了,沒有燈,沒有陽光,找不到光源但就是能見著亮了,不過不是很清晰而是一片模糊地依稀可辯,那兒不遠不近地站著兩個人,衣著打扮和我認識的人們沒什麼不同,隻是看不清他們長什麼樣子,無論我怎麼再向前奔跑或後退,他們離我一直那個距離,一直看不清,在他們身後是另一個世界,隱隱約約看見有亭台樓閣,小橋,還有來往行人,我就覺得那一切對我的吸引力是那麼大,我急不可待地想走過去,可卻怎麼也靠近不了。片刻後,他們中的一個說:“你回去吧,不是要你來的。”我卻不願意走,他們訓斥我說:“你還不到時間,還不回去!!”聲音嚴厲了許多,沒辦法我隻好不情願地往回跑了,一旦開始往回跑,竟然連頭也回不了了,就像有個力量推著我,跑啊跑啊,喊我的聲音越來越清晰,巷道盡頭的亮光也越來越刺眼,我就想用手去擋眼,就聽到與在巷道裏聽到的發悶地嗡嗡聲不同的清晰的真切的聲音:“娃兒醒了!”然後就是大聲的喜極而泣地哭聲,我睜開了眼,第一句話是問:“你們怎麼啦?在這兒幹啥呢?”我忘了我生病的事,隻記得我到巷道裏跑了一回。我看見爹和娘人都累得走樣了,一下子老了十幾歲。醒來後,我全身的皮膚像蛇脫皮一樣,片片脫落再重新生長,頭發眉毛全部掉光,甚至不能正常說話,那是個非常可怕還不知道好不好得了的過程,所以很長一段時期我的病讓兩位老人心力憔悴痛不欲生。就這樣慢慢熬了過來。我也不好說這段經曆算是什麼,但我認為也許正是我從小聽到的神鬼故事,所以在我意識不受控製的時候,才會產生這樣的夢境吧。。。。。。所以,我也不能去說服你們不信,也不能就認定這是神鬼存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