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塵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常常希望獲得一份安逸的生活,卻容易忘記“居安思危”的道理。
星雲大師提醒身處安逸中的人們:“人在安逸中常常忘記了自己的使命,甚至原來的自己;在安逸中常常不能忍受挫折,心也容易受影響、受波動;在安逸中自己的信心也很容易流失,甚至失去原本光明的本性,所以,居安思危,安逸之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
在籠子裏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麵的老虎自由自在。
籠子裏的老虎羨慕外麵老虎的自由,外麵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裏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咱們換一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
於是,籠子裏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裏的老虎走進了籠子。從籠子裏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裏拚命奔跑;走進籠子的老虎也十分快樂,它再不用為食物發愁了。
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一隻是饑餓而死,一隻是憂鬱而死。從籠子中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同時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每個人都向往安逸的生活,經過長途跋涉,短暫的安逸生活可以使我們得到休息和寧靜;但是長期的安逸,會磨滅人的理想,摧毀人的鬥誌,最終毀掉其一生。一開始就選擇享受的人和一開始就執著奔波、千錘百煉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是後者成了珍品,前者成了廢料。
無德禪師在收學僧之前,叮囑他們要學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給龍天”。但是,有的學僧好吃懶做,討厭做活;有的學僧貪圖享受,攀緣俗事。於是,無德禪師講了下麵這個故事:
有個人死後,靈魂來到一個大門前。進門的時候,司閽對他說:“你喜歡吃嗎?這裏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歡睡嗎?這裏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你喜歡玩嗎?這裏的娛樂任你選擇。你討厭工作嗎?這裏保證你無事可做,沒有管束。”
這個人很高興地留下來,吃完就睡,睡夠就玩,邊玩邊吃。三個月下來,他漸漸覺得沒有意思,於是問司閽道:“這種日子過久了,也不是很好。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麼興趣;吃得太飽,使我不斷發胖;睡得太久,頭腦變得遲鈍。您能給我一份工作嗎?”
司閽答道:“對不起,這裏沒有工作。”
又過了三個月,這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問司閽道:“這種日子我實在沒法忍受,如果沒有工作,我寧願下地獄!”
司閽帶著譏笑的口氣說道:“這裏本來就是地獄!你以為這裏是極樂世界嗎?在這裏,你沒有理想,沒有創造,沒有前途,沒有激情,你會失去活下去的信心。這種心靈的煎熬,更甚於上刀山下油鍋的皮肉之苦,你當然受不了啦!”
過於安逸的生活真如地獄一般,甚至比地獄更加可怕。當一個人所有的智慧與能力都在這樣的地獄中消磨殆盡的時候,再後悔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人的一生都要經受安逸的誘惑。三伏天,酷暑難當,暴曬的烈日之下與涼風習習的河邊,你會選擇哪一個?三九日,冰天雪地,寒風凜冽的戶外與溫暖如春的爐火旁,你又會如何取舍?隻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這種安逸正是人生的軟陷阱。
安逸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大障礙,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如何取舍,你是否已經明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