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思考的時候,我會靜靜地聽一會兒音樂,那也是我的心靈趨於至清至淨的時候。或許有人要問:奇怪了,寫作還與音樂有關?是的。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音樂讓我們的靈魂清淨;啟發眾生從紅塵迷夢中幡然醒悟。一曲清涼純淨的音樂,如天籟之音,沁人心脾。我相信一心清淨才能證得般若菩提,因此,我追求的是一種靜心狀態。靜心是思維處於一種活躍的、積極的、運動的無意狀態時,內心的寧靜在增長的一個過程。往往在靜心的狀態中,寫作如行雲流水一般,隻聽見敲擊鍵盤的聲音,那種感覺美妙無比。
我在經曆感情失敗的那段時間,曾經有半個月的時間,夜夜失眠,那種折磨和煎熬是可以想象的。但有一點,失眠再痛苦,晚上一坐在電腦桌前,就逼迫自己盡快進入寫作狀態。那時,我靠的就是聽音樂靜心。那一段時間,也正是寫《漂在深圳》的日子。在這本書的整個創作過程中,我也真正體會到了“南漂一族”的無奈與辛酸。
有快樂就有痛苦,對於寫作者來說,或許痛就代表一種至上的快樂。當我完成一本書,才發現日曆又翻過去幾頁,那種惶遽感油然而生;每當我開始構思下一本書稿,那種爆發前的壓抑感,那種一時找不到突破口的感覺,折磨得人就像一個神經病一樣,成天坐立不安。往往在這個時候,我會把自己放逐自然,去逛逛街,去公園轉一轉。
實際上,寫作的過程是快樂的,但痛苦也如影隨形。每當朋友鼓勵我說,你現在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起碼已經上路了。我就想到了傑克&8226;凱魯雅克《在路上》的一句話:“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是的,我仍在路上……
寫作一直隻是我的興趣與執著,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很多人問我,為何這麼忙還能寫作?隻因為它是我最喜歡做的事,就像那些再忙也會去上網、打遊戲或品嚐美食的人一樣,我寫我想寫的題材,從來都不覺得累。如果沒有人要看我的書,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寫。能暢銷很好,不能暢銷我也會繼續寫。我很感謝我竟然誤打誤撞的擁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所以不窮。窮唯一的壞處就是每天你花費許多時間想著怎樣讓自己不窮。不窮的人,比較有力氣看更遠的地方,更從容不迫地接近理想和夢想。
錢當然不是萬能的,但是,錢買到部分自由,所以別人不太能用錢威脅我的自由。我可以選擇忠於自己的理想,不必像塊黏土一樣一直被外界的要求捏造,或為了一點小錢和人家做困獸之爭。
所以,至今我還可以走在我想要走的路上,也還覺得自己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我還有權利獲得一些東西,放棄一些東西。
我忽然想起了泰戈爾的詩句:“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走過生命的春天,我無悔;迎來生命的壯年時光,我躊躇滿誌,意氣風發。
如果你真的愛一件事情,你不會在乎會不會成功,隻想一直擁有。而為了愛,你必須獻上祭品,願意犧牲某些利益,成全某些事。祭品中最不得回收的一項,是我的青春。
這幾年,我真的很忙,忙著工作,也忙著我每天一定要學些新的東西,有時候我真懷疑,為什麼我要不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不過,隻是發發牢騷罷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這幾年,我百忙中寫稿,感覺像在靈修,不過,有時候工作很累,有時候身體微恙,有時候我也會找自己情緒上的麻煩,幾度想要中輟,但還是寫下去了。能夠把書繼續一字一字地寫完,必須感謝一些陌生人。
比如,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位鋼琴師。我常在下班後回家寫稿,打開電腦都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那位我從未見過麵的鋼琴師都在此時練琴,所以我有免費的伴奏可聽。我常想,鋼琴師為了愛音樂、也為了不生疏,每日練琴,身為一個自由作家,每日也該練筆。不管再忙,我總會陪他練上一回合。
寫作其實是弱勢傳播。多年來,我從來沒有荒廢過寫作。世界上每一件事情,人人都有感想,幸運的是,我可以寫出來,且有人願意刊登,還有人願意看,我以文字告慰心靈,我以文字完善人格,我以文字詮釋人生。我知道,人生本是一個吃苦的過程,我早已做好了準備。很多時候我不敢多想明天會是怎樣,惟有善待自己,勇猛前進,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個過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