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貴族精神的優良品質——德布天下的浩然之氣(2)(1 / 3)

主人說:“這些油畫是祖傳下來的東西,是我們家族的光輝曆史。如果賣掉這些雖然可以在經濟上有很大的改善,但卻將我們的精神支柱也出賣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很拮據,但這並不能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小我的長輩就教導我要有尊嚴的活下去,雖然現在的生活很艱苦,但賣掉了這些油畫就等於散失了我們家族的尊嚴。”

後來Alex得知,這些油畫是他們家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東西,包括這座莊園。曾經也有人出高價想要收購它,卻被這家人拒絕了。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這些東西並不等同於錢,是對祖先的尊敬和緬懷。倘若賣掉這些東西,便是將家族的尊嚴出賣了,因此再辛苦也必須堅守下來。

尊嚴,就是對心中信念的堅持,是一種執著的精神力量。這在某些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他們認為隻有實實在在的享受生活才是真諦,否則所謂的“珍貴”都變得一文不值。但散失了尊嚴的人,即便擁有至高的權力和財富,也隻是隨風飄零的蒲公英,終究沒有棲身之所。尊嚴的可貴也是因為必須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所秉承的貴族精神,是將尊嚴擺在物質的前列,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他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意誌力。

第4節 超強的責任感——公眾利益使然

人們談論貴族時,總是羨慕他們擁有龐大的權力和崇高的社會地位,但這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古代西方貴族的確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資源,但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肩負起同樣的級別的社會責任。貴族的責任感,體現在對國家、對臣民、對家族和對自己的負責等方麵。

對於國家,他們必須保護國家的領土與主權不受到侵犯。他們的犧牲精神也正是責任感的非凡體現。冷兵器時代的騎士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每當國家發生危難時,便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這種責任感一直延續下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約有600萬英國成年男性奔赴戰場。其死亡率為12.5%,其中英國貴族的死亡率卻高達20%,當時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的參戰貴族子弟傷亡率更是高達45%。用生命履行國家使命,是貴族精神之一的超強責任感最高的表現形式。

對於臣民,他們必須為其生活幸福負責。西方的貴族從來不因為自己高貴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們看來,保護平民,甚至為他們去犧牲,是貴族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世紀分封製下的貴族,作為一方領地的統治者擁有絕對的權利,雖然擔負效忠義務,但他們並不懼怕作為最高統領主的國王,他們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歐洲的貴族與臣民之間,其實是一種保護與被保護的關係。如若貴族沒能盡到保護臣民利益的職責,那麼臣民就會出走。投奔遍布歐洲的自由城市,領主的勢力也就隨之衰落。而這也正是歐洲貴族尊重平民,勇於承擔責任的根源所在。

中世紀貴族“為臣民負責”的傳統,到了現代便轉化為“為公眾服務”的精神。在今天,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樓空——學生都到社區,醫院,教堂和養老院當誌願者,為公眾服務去了。

對於家族,貴族們同樣著極其強烈的責任感。當然,這其中包含了兩個方麵。一是因為其家族本身的社會地位和名譽。貴族十分看重血統,家族的名譽和自身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絕不能做出抹黑家族名譽的事情。二是因為貴族家族擁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常常被臣民作為社會動態的方向標。因此,隻有好的榜樣才能引導人們向善。這樣一來,貴族們對其家族的責任感就間接轉化為對民眾的負責。

對於自己,貴族一貫在公眾的注視下生活。因此,他們的一言一行,同家族一樣都起著引導的作用。另外,西方的貴族不同於中國式貴族,中國古代的皇親國戚,天生就是貴族,還可以靠國家的財政過一輩子。而西方貴族凡事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貴族後代除嫡長子之外,絕大多數繼承不了祖輩的爵位和財產,他們隻能從事軍職或者敎職,最終靠自己的奮鬥來獲得財富和貴族頭銜。即便嫡長子也不能安享富貴,而是要隨國王鞍前馬後地征戰,戰死沙場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所以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才能在享受特殊待遇的同時,進而為社會服務。

在這裏,我想說一個特別的例子。

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即將失敗,軍官中有人提議化整為零分散到百姓家裏,進入山區打遊擊戰,但當時南軍最高統帥羅伯特·李將軍卻不同意,他說:“戰爭是軍人的職責,我們要是這樣做,就等於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百姓。我雖然算不上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我絕不同意這樣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換來南方百姓的安寧,我寧願作為戰犯被處死。”

也許你會說,美國的將軍又不是傳統的西方貴族。但是我認為,貴族精神並不是來自血統,而是一個人對於貴族精神的理解。貴族的責任感,無論是對國家、對民眾、對家族或者自己,歸根究底,是對社會文明進步的責任。羅伯特·李將軍雖然並非傳統的貴族,但他卻擁有了實際的權力和財富,如果他隻顧著自己的安全與享樂,絕不可能做出“舍生取義”的舉動。貴族的責任感,是需要考慮什麼對國家的發展最為有利,什麼對公眾的利益最為有利。真正的貴族,是需要全心全意為民眾去服務。他們不會將災難帶給民眾而獨自偷生,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已經融入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