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從貴族時尚到貴族精神——讓精神富裕起來的時代已經到來(3)(1 / 3)

尤其是在一些服務行業,這種現象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他們也許認為,服務人員就是低人一等,就應該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一副畫麵,一些派頭十足、穿著光鮮的人,他們剛和“同級別”的朋友微笑著告別,轉身就對下屬或者餐廳的服務員大聲嗬斥著。也許,在他們心目中,這種行為根本不值得引起自己的注意。因為被他們無禮嗬斥的對象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對他們無法構成實質的影響;又或者這些人僅僅是他們花錢雇來的“附屬品”,沒有人會對物品展示自己的“教養”。

所以說,這些人的文化教養,僅僅是外表選擇性的表現。即便如何的彬彬有禮,心中也隻是一堆齷齪不堪的思想糟粕。

十年前,畢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同時在萊比錫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一個下午,畢走出圖書館時,數米之外一個正推門而入的德國學生停在了門口,他扶住大門,一直等畢走出,才輕輕合上,並報以友好的微笑。當他用蹩腳的中文向畢問候,說“你好”的時候,畢立即消除了他可能認為畢是日本人的誤解。這個叫Andrea的青年人,後來成為了畢很好的朋友。

畢曾問他:為什麼你對來自相對落後國家的人同樣彬彬有禮?Andrea給了一個讓畢終生難忘的回答:隻尊重有社會地位的人,有財富的人,有名望的人,甚至有知識的人,不是真正的尊重,而是勢利。作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是需要對所有人生命的敬意和人性的尊重。

Andrea的祖先曾是普魯士王朝的一個貴族,他的父親如今是德國一家汽車公司的老板。殷實的家道和尊貴的血脈並沒有使這個貴族後裔有絲毫的清高自大和傲慢無禮――他的高貴氣質清晰自然地流露在他真誠謙和的眼神裏。

真正的文化教養,首先必須是內心的真誠。對於比自己弱勢的社會群體,有著一顆尊重他人的心。因為這些人懂得什麼是社會的意義。社會是一個大家庭,而內心的尊重才是人與人相處最為恰當的方式。

禮儀是最為與人相處時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表現方式,但這並不代表就是教養的全部。新時代的貴族教養,是建立在民主、平等思想下的真誠交流,是尊重生命個體的具體表現。同樣,隻有做到對於任何階層一視同仁的尊重,才是貴族文化涵養的真諦,亦是貴族精神的體現。

第7節 無法模仿的紳士風度——用生命捍衛的高尚情操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滲入,“紳士”一詞逐漸變得熱門起來。特別是在繁華繽紛的都市裏,紳士風度更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也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不少人也把認為隻要盡力模仿紳士風度便能提高身份檔次,像一個真正的貴族。誠然,貴族精神中自然也包括了紳士風度,但你了解的紳士風度究竟是泛泛而談還是全麵深刻呢?

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公眾,特別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範。經要求在公眾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儀容舉止,風姿優雅,能給人留下淡定從容,彬彬有禮的印象。而具體的表現則是一種謙讓的風度。在傳統意義上,紳士風度分為:服裝穿著上的合適得體,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適合所在的場合;性格內向、幽默的社交方式和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

而現代社會,紳士風度的體現則更多趨向於女士優先的原則。比如說:你應該先向所遇到的熟悉的女士微微點頭打招呼,如果某位女士向你走來,她主動伸出手,才能與她握手;如果某女士坐你開的車,你一定要打開車門讓女士先坐在副駕駛的置上,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女士下車的時候,要先下車,為女士打開車門,也不能讓女士自己取出行李物品。在公共場所偶然遇到熟悉的女士互相問好時,可以不握手,但必須把手從口袋裏拿出來,把煙從嘴上拿下來,如果吃著東西要停止咀嚼,女士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