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走出道德盆地——成功人生因道德而精彩(1)(3 / 3)

人中正品方是職場極品

因一點小事,便大興陰損之風,大作為害之浪,可到頭來,卻把自己送進了人人避之唯恐不遠的可憐境地。

古往今來,許多具有優良品德的人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推崇。社會需要優良品德,對於每一個組織,對於每一名員工,好品德都是成功的堅強推動力!

少德之人,縱有經綸滿腹,也不能成大事。因此有位企業領導者曾公開聲稱:“寧選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優無德之輩。”

德為導向,才是基礎;德靠才來發揮,才靠德來統帥。相對於才而言,德更為根本,正所謂:“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有才是廢品,無德無才是毒品”。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成功者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有著優秀的品德。相反,那些人生困境遭遇大的淪落的人,往往是因為道德缺失,尤其是那些道德缺失卻十分有才之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毒品。

有人認為,做人和工作是兩回事,這種觀念的潛台詞是:一個人的品質不佳並不影響他在職場上的成功。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糟糕和錯誤的認識。

中國有句話叫做“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合格的人,首要學習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學習本領。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本末倒置,更多地看中的是才,而忽視或輕視對做人品德的培養。

當然,我們絕不否認才能在發展和成就事業中的重要性。但是對員工來說,品德比能力更勝一籌。好的品德對人的一生受用無窮,它就像一粒有生命力的種子,最終能讓你品嚐到成功的果實。品德拙劣的人,一有機會就很可能做出有損於組織的事來,有這樣的人在,社會、單位都不會安寧,這樣的人注定難以收獲信任與成功。

某公司銷售部經理和高層發生意見分歧,雙方卻沒有讓步的意思,為此,這位經理耿耿於懷,準備跳槽到另一家競爭對手公司。一方麵出於私憤,另一方麵是為了向未來的“主子”邀功,他暗地裏把公司的機密文件和客戶電話散布給各地經銷商,使得公司的業務一片混亂,並引發了很多業務糾紛,從各地打來的電話幾乎將公司電話打爆。這還不算,他還向當地工商、稅務部門舉報,檢舉公司的賬目有問題,經過一番檢查,證明公司是清白的,但畢竟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當這位經理帶著滿意的“成果”去向競爭對手公司邀功請賞時,沒想到這家公司見他是這般對待“老東家”,便擔心:誰知道他以後又會不會“如法炮製”對待自己的公司呢?身邊有這麼樣一個人,不就像是埋下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嗎?因此,拒絕了對他的聘用。

缺失了做人的前提,又怎麼能做出做好大事業?作為員工,如果為了一丁點兒個人的利益而犧牲公司利益的話,這樣的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不會受到歡迎,因為你出賣的不僅是公司的利益,而是做人的尊嚴。哪怕是從你手中獲益的人,也會在心底對你產生鄙夷。

事實上,對於一個職場中人而言,能力固然重要,但高尚的人品更重要!品德高尚的員工對於單位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樣的員工除了能在單位的生產、管理上起到積極的作用外,還能產生良好的榜樣作用並帶動其他員工,從而更好地促進單位的發展。

要使做人與做事兩者相得益彰,就必須把做人的人格與道德情操融入到做事中去。

一個人,如果他正確地選擇了怎樣做人,也就往往決定了他會怎樣做事。選擇做怎樣的人,選擇怎樣做事,往往是由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利益觀決定的。要正確處理“做人”和“做事”之間的關係,首先要不斷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所在機構服務的人生理念。絕不能像那位某公司的銷售經理那樣,因一點小事,便大興陰損之風,大作為害之浪,可到頭來,卻把自己送進了人人避之唯恐不遠的可憐境地。

謊言腿短走不遠

謊言不管編造得多麼“天衣無縫”,也會露出破綻而最終被揭穿,任何謊言都無法永遠掩蓋事實真相。

與人交往,說話要實實在在,有一就說一,有二就說二,不誇大也不縮小,更不能胡編亂造,無中生有。說真話是實事求是的表現,也是最起碼的為人準則。不過,在社會生活中,也確有一些人愛說謊話。對愛說謊話的人,人們常稱之為“騙子”、“瞎話簍子”,這表明了人們對說謊行為的反感、厭惡和鄙視。

說謊的人,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欺騙別人。比如,我們平時常見的有:掩飾自己的錯誤,損人利己,吹噓自己等等。

對於說謊者,富蘭克林曾論述道:“你可以在有的時間中欺騙某些人,你也可以在某些時間中欺騙所有的人,但你卻不能在所有的時間中欺騙所有的人。”事實就是這樣,謊言不管編造得多麼“天衣無縫”,也會露出破綻而最終被揭穿。任何謊言都無法永遠掩蓋事實真相,正如英國一句諺語所說:“謊言腿短走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