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近鄉情怯(2 / 2)

何家原本同新野李氏一般,在宛城之中也隻屬於小門小戶,家中人丁不旺,可誰能想到,他偏偏就在何家老太公手裏發達顯貴起來,不僅女兒成了當今皇後,為天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就連長子居然也得到天子信重,身居高位。

不過何家到底隻是在何老太公這一代才興起,家中沒幾個人,將來要在朝中培植勢力,自然需要大肆舉薦親信之人,李續既然成為了何進幕僚,不管其中因由為何,但肯定有何進看重的地方,將來何進在朝中培植勢力時,自然從這些親信之人開始挑選,隻要何進不倒,其妹穩坐皇後寶座,那麼李續終將有大用的一天。

李嚴的才華,即使敵視新野李氏的許征也不得不佩服,將來肯定是要被李續舉薦到何進身邊的,憑李嚴之能,必然能得到看重,以後少不了又是一位朝廷高官,或者外放成為地方大員,手握生殺大權,地位尊崇。

許征知道以前得罪新野李氏甚多,以前欺他們朝中無人,難有出頭之日,做事便有些肆無忌憚。

但現在情況有變,若不及時補救,以後可就來不及了,這才反常的對李嚴倍加客氣,隻要李嚴現在答應和解,那麼許征相信,以後就算李嚴升官發達,因前事不照顧自己,但至少也不會尋自己麻煩。

……………………………………………………………………………………

李續家中,一盞孤燈,映襯著廖化稚嫩的臉龐,從那眨也不眨的雙眼中可以看出,少年已然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事實上,廖化現在腦中很亂,一會兒他腦中會想起他的母親,想著臨走之時母親那擔憂的雙眼,雖然他離開的時候已經向母親說明了心中所思所想,也得到了母親的讚成與鼓勵,可現在回想起來,廖化分明覺得,那時母親眼神之中,除了擔憂以外,分明還有一絲期盼,期盼自己的兒子能夠主動留下來,陪在身旁。

一想到母親這種眼神,廖化的心,就糾結起來,突然就有一股後悔的感覺湧上心頭,當初自己為什麼要那般著急離家,不知道母親如今過得可好?

一會兒,廖化腦中又會想到李續,昨日縣衙中的一幕,仍舊清晰的刻在廖化腦海。

得知李續如今已是何進幕僚,整個公堂立刻為之一靜,不僅縣令朱申及堂外那些大戶人家,就連李續的父親等人也事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縣令呆了好半響,這才重新宣判,征詢堂外幾個苦主家人的意見,那幾名苦主家人此刻再次統一口徑,不過卻不是要求嚴懲李續,而是紛紛說自家兒子罪有應得,李家公子根本無罪,最終,縣令隻是讓李續花錢了事,張成的罪過也一並消除了。

這便是權勢帶來的好處,廖化在一旁冷眼看著那些突然變得有些諂媚的人,少年總是懷揣著各種美好的願望,特別是受到師傅數年教誨,廖化更是與尋常的鄉間少年不同,從恩師的口中,廖化知道了這整個天下的廣闊,他的眼界不再拘泥於鄉村縣城之中,也不再為這一日兩餐而苦惱,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上,廖化所要的,是鮮衣怒馬,是高官權位,是與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的一種生活。

所以年少的廖化一臉決絕,在母親麵前提出要離家外出闖蕩,離家之時他曾在心中發誓,為了心中的願望,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然後,他遇到了李續,有時候廖化會想,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上天給了他一個不錯的選擇,他也把握住了,廖化相信,跟著李續,將來必定能夠榮華富貴,衣錦還鄉。

不知不覺間,月上枝頭,“咚咚咚”,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廖化回過神來,急忙過去打開房門,就見李續立在房門之外:“元儉,夜已深,為何還不休息。”

“公子。”廖化將李續請進屋,雖然不知道李續為何會來,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化出門在外,頗有些思念家中老母,一時失神,倒是打擾公子了。”

李續笑笑,也能理解廖化的心理:“遊子近鄉,卻不能回家探望家中親人,心中思念也是常理。”

說到這裏,李續突然定定的看著廖化,眼中帶著一抹笑意:“元儉可想返鄉一趟,與令堂相見?”

“公子……”廖化疑惑的看著李續。

見廖化不解,李續微微一笑,說道,“適才我已和張成談過,趁著還有幾日才到年節,你與張成快馬加鞭,必定能在年節以前,回到家中,如今你二人都已成為我手下得力助手,我李續怎能虧待你等,此次返鄉,必定要讓你等於人前揚眉吐氣方可。你回家以後,若征得令堂同意,不妨攜令堂一同來我新野,我必定好生照顧,絕不虧待令堂,元儉,你意下如何?”

“公子……”李續這麼為屬下考慮,廖化難免內心激動,他本就不善言辭,當下隻是跪拜道,“多謝公子,公子大恩,化無以為報,唯有生死相隨,方才不負公子恩情。”